1)第九百七十三章 放弃_重启激荡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土地银行?”陈建设终于从地图上抬起头,好奇地问道。

  徐英同样一脑门子问号,道:“银行主要是存钱和贷款两项业务,如果从表面意思来看,土地银行难道是用来存土地的?”

  傅松笑道:“差不多就是这意思。土地银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德国,那时候的土地银行主要为了提供土地抵押融资、发行债券的金融服务。还有十九世纪中叶法国的土地银行,主要承担配合法国政府住房政策和发放长期优惠贷款的任务。”

  陈建设疑惑道:“听你这么一说,土地银行不就是金融机构吗?咱们国家的银行也做土地抵押的生意。”

  傅松摆摆手道:“这是最早的土地银行。后来土地银行的内涵和职能逐渐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抵押融资机构,转变为具有调控土地市场、保障城市发展等功能的公益性机构。

  最典型的当属荷兰,为了应对和解决人口增长和城市迅速发展带来的问题,1896年荷兰开始成立地方土地银行,由各自治区的土地开发企业主导土地的收购、开发和处置事宜,收购的土地中有50%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

  陈建设和徐英听得很认真,像这些知识如果不是傅松主动提起来,他们恐怕这辈子都没机会接触到。

  “总的来说,虽然各国成立土地银行的初衷和目的不同,但都产生了同样的效果,即调控土地市场和房价,保障城市正常发展的用地需求。从二十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土地银行除了满足上述基本目标之外,还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生活水平,促进城市平衡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傅松端起杯子喝了口茶,留给他们消化的时间。

  徐英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傅松笑着问:“市里不是缺钱吗?”

  徐英好笑道:“卖地哪得着这么麻烦?”

  陈建设深以为然地点点头,如果用这种方式卖地,跟脱裤子放屁有什么两样?

  傅松无奈道:“我是做生意的,做生意必须货真价实,但很多时候光货真价实还不够,还要会宣传,会包装。”

  陈建设和徐英面面相觑,怎么又扯到做生意上了?

  傅松一边给三个杯子续上茶,一边道:“卖地很简单,在地图上画上个圈,然后招拍挂就是了。但这样的地卖不上价钱,为什么?”

  徐英接手城建工作小半年了,对傅松说的这个问题自然清楚,道:“城市土地的价格跟区位和开发程度有关。好地段的自然贵,开发程度高的自然也贵。”

  傅松点点头道:“土地分生、熟,生地便宜,熟地贵。熟地为什么贵?因为政府要把基础设施搞好,要把周边配套搞好,所以才贵。回到刚才说的土地银行,其实我觉得在我们国家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