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75章 针锋相对_1627崛起南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75章针锋相对

  罗洪报出了这样一个出乎所有人预料的高价,自然就不再有任何的悬念,这个回合又是由他所代表的马打蓝国胜出了。罗洪在前两个项目总共报出了一百二十八万元的出价,买下了四千多支火枪和两百门火炮,即便是以海汉的成军标准来看,这批军火也已经足以武装起一支六千人规模的火器部队了,而放在马打蓝国的环境下,再加上使用冷兵器的弓箭手、骑兵、长矛手、盾牌手、辎重部队等配置,这支精锐部队的规模至少可以达到一万二千人左右。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当年海汉帮助安南训练新军,第一支部队仅仅只是千人规模,到第二年才扩展到三千人,第三年扩编至八千人。要训练出一支全面装备火器的部队,除了一次性的武器采购之外,得到专业人士的指点也非常重要。如果不是海汉派出了军事顾问团队不断为安南培训合格军官,那就算安南购买了再多的海汉制式武器,也难以发挥出百分百的威力。

  马打蓝人即便是购买了足够组建一支万人强军的武器装备,真要形成战斗力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如果没有海汉提供的军事培训,而仅仅依靠他们自身的摸索,那么三五年之后恐怕也还是一盘散沙。关于这一点,海汉当然很清楚,荷兰人心里也明白,而场间唯一没有意识到这个状况的,大概就只有得意洋洋的罗洪了。

  马打蓝军过去虽然也装备有少量火器,但在编制和战术方面真是没有什么章法可言,根本就对这种跨时代的战法不甚了解。如果没有专业的内行人给予培训,仅凭自己的摸索,那罗洪花费重金购买的这些武器恐怕连一半的威力都发挥不出。只可惜他目前并未意识到这种风险,仍然还沉浸于胜利的狂喜之中。当然了,他也根本不需去考虑那么多,只要钱到位,该有的自然都能有。

  至于花出去这一百多万,罗洪认为自己已经达成了目的,就无所谓价格高低了。他唯一感到的庆幸的是海汉只安排了东印度公司这一家竞争者参与竞购,要是多得几家同时下场竞争,先前自己所出的价就未必够用了。

  接下来便是由罗洪代表东印度公司在海汉已经准备好的合同文件上签字画押了,坐在他对面苏克易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个过程,但内心却是无法保持平静。马打蓝人的暴发户作风虽然在他看来俗不可耐,但人家却是实实在在地抢走了陆军装备中的两个大项。苏克易赌的是能够拿下海军项目,日后在海上封堵住马打蓝国的攻势,避免与其在陆上交锋,但万一这一步赌失手,那巴达维亚城的未来真的就岌岌可危了。

  罗洪这一脸志得意满的模样,苏克易很难推断对方究竟是准备了多么充裕的资金来对付这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