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29.第1929章_1627崛起南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是因为早上安排了其他参观行程而错过了前往田独的火车班次,结果只能乘坐了从胜利港到三亚港的短途行程,既然海汉火车的班次就是这么早,那就早些出发便是。

  乔志亚为李溰一行这趟乘坐对早班火车所做的唯一调整,便是加挂了一节贵宾车厢。这节车厢平时都在昌化车站专门搭建的车库里停着,只在有重要人物来这里考察的时候才会启用。

  不过这节车厢也是好几年前制造的货色了,舒适性比不了李溰在三亚时乘坐的贵宾车厢。好在李溰其实也不会太在意这种细节,他上车之后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车窗之外的风景上。

  与几年前这条铁路刚刚建成时沿途的荒凉境况有所不同,如今在地方官府进行有计划的安置之后,铁路沿线也开始有了人烟。这条铁路几乎是与昌化江的江岸平行向东而行,所以铁路附近的水利条件完全可以满足农业开发的需要。不过由于本地的劳动力大多集中于昌化的冶炼业和石碌的矿场,铁路沿线的农业开垦也都只是零星作业,并不像其他地方那样有大片的种植园和集体农场。

  这种农业开发的规模有限,但好歹能够解决本地的一部分粮食需求,而且铁路沿线有了人烟之后,一部分铁道检修维护工作也开始逐步交给了沿线的民众来做。只要经过短期培训,即便对铁路运行原理一无所知的民众也可以每天执行一次巡视轨道的任务,并以此获得相应的酬劳,这样就大大减轻了交通部门的压力,沿线民众也多了一份生计。

  虽然这种操作仍然不免存在着许多实际问题,但对于永远存在劳动力缺口的昌化石碌地区来说,已经是现阶段解决铁路维护问题的一个比较有成效的方法了。而且借由这些兼职维护人员,官方也可以向沿线民众宣传铁路的相关知识,减少铁路事故的发生。

  “听说这条铁路要比三亚的铁路长了有四倍,想必当年修建之时也曾遇到不少困难吧?”火车启动驶出车站之后,李溰便迫不及待地开始向乔志亚提出问题。

  乔志亚应道:“当时最大的困难,其实还是劳动力不足。世子可以看到,这铁路沿线其实没什么人口,而当时整个昌化县的劳动力甚至还不足三千,要把这点人手撒在八十多里长的工地上,效果可想而知。后来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向这里输入劳动力,用了一年半时间才打通昌化到石碌的交通线。”

  “至于花费……”乔志亚摇了摇头道:“那其实都不重要,我们知道只要这条道路建成,开始开采石碌铁矿,成本肯定都是能收回来的。矿场越早投产,我们也就能越早获得收益。”

  李溰又问道:“这石碌铁矿所在之处已经深入内陆,贵国是如何探明了这处矿藏,乔大人可否透露一二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