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8章 别具一格的书屋_千金聚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对呀,小老弟,你的衣料再好,最终不也是遮体御寒?你看看我们这样,也没感觉有什么不妥嘛。”

  孟匀易打乒乓球之际,白一龙便在乒乓球台附近四处溜达,自得其乐。白抒凡和孟樱子走进了一家名叫“文轩”的书店。

  这家书店,店门口仅仅两米左右宽度,店门口除了一块原色实木的木质招牌,再也没有其他装潢装饰,看上去古朴简约,其貌不扬,毫无招客揽财的意思。

  走进去以后,才发觉这里面其实书卷气息异同寻常,布局和环境也别有洞天。

  门口刚一进去,就需要拐个弯,然后,眼前就是一道高高的原木门槛,跨过门槛,红装平台,平台下方,又是一个方形露天天井。

  露天天井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对称的廊道,廊道上面青瓦檐顶。

  进来的人,可以直接顺着两级石阶而下,穿过大青石天井,然后再拾阶而上,进入书店大堂,亦可顺着左右两侧廊道绕行进入店堂。

  孟樱子挽着白抒凡的手臂,从廊道上缓缓前行,廊道墙上有几组“文轩”箴言,其中,箴言引用英国著名哲学家罗杰·培根的一句格言: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白抒凡停在“文轩”箴言前默默地出神,孟樱子轻声说到:“阿姨,我们到里面看看吧。”

  不愧“文轩”二字。

  绕过廊道,进入书店大堂,眼前的一切古朴原色。

  看得出,这是一栋基本维持原貌原状修缮后的古宅,书屋的书籍展示空间并没有刻意地放大,就连室内的采光,也都保留着这栋古宅原有的风貌,仅仅是在光线比较弱的地方,为了阅读方便,才加装了稀疏的采光灯具。

  各个角落,大凡能坐的地方,都有阅读者在静静地翻阅书籍。

  “文轩”书屋里,大堂的侧边还有小屋,小屋和小屋之间,又能屋屋相连。

  通往二楼的纯木质楼梯,走到一半,白抒凡停了下来,两块有些倾斜的梯板让她迟疑不前。

  “我来试试。”后面孟樱子,压低嗓门在嘴里说到。

  然后,只见孟樱子小心踩着木板走了过去,居然是稳稳妥妥,安然无恙。

  “阿姨,好好喜欢这家书屋,保存和修缮的太真实了,而且,这里面的书,好多都很小众耶。”

  就这样,白抒凡和孟樱子两个人背靠着背,在二楼的一个木质窗台边,一坐就是半个小时。

  她们各自手里都捧着一本书,心无旁骛地静静阅读,直到孟匀易和白一龙照着微信定位,找过来为止。

  孟樱子在网络上对这家“文轩”连锁书店早有见闻。

  据说这家店的老板是做文化产业发家的,有了资本积累以后,他就着手在一些城市的名胜古迹周围寻找一些有年代感的旧民居,创建“文轩”连锁书屋。

  创建这种书屋,是出于这家老板的一个情怀和心结驱动,真正来说,书店并不盈利。

  所以,这家老板给自己定下了开店节奏,条件成熟之下,一年最多只新开一家这种书屋。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