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理的赵豹_战国赵为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完全没有依照常理出牌。

  老实说,赵丹想要动赵豹这个司寇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无他,实在是因为如今赵豹这个司寇的职位,他的权力未免也太大了一些。

  要知道如今赵豹身上的权力放在几百年之后的话,足足可以拆分成刑部、大理寺以及御史台三个机构。

  可如今这三个机构的权力,却通通都集中在了赵豹的手中。

  这无疑是非常不健康的。

  所谓的集权,应该是把权力集中在赵丹这个国君的手上,而不是把权力集中在赵豹这样的臣子手中。

  这便是《韩非子》之中所言:“有道之君,不贵其臣。贵之富之,彼将代之。”

  如果把国家看作是一颗大树,那么国君就是树干,大臣就是树枝,子民就是书页。

  大臣们的权力太强,那么就会出现强枝弱干的现象。即“枝大本小,不胜春风。不胜春风,枝将害心。公子既众,宗室忧唫。”

  当年晋国之所以被魏赵韩三家瓜分,正是因为晋国的权力并没有掌握在晋国国君手里,反而被身为臣子的六卿给掌握而导致的。

  因此赵丹一直都在寻找着机会,一个给赵豹“减负”的机会。

  如今看来,这个机会似乎已经出现了。

  事实上赵豹并不知道的是,眼下的这一切,都是赵丹所主导的。

  这是一个坑,就等着赵豹跳进来。

  倒不是说赵丹奸诈要故意挖坑,如果赵丹直接和赵豹去谈,让赵豹把权力让出来,那赵豹会让吗?

  赵豹肯定不会。

  让任何一个官员把手中的权力让一点出来,那都会让这个官员比死了还难受。

  吃进嘴巴的肉,还想要吐出来?

  凭什么?

  我赵豹司寇干得好好的,凭什么你大王说削我的权就削我的权?不讲道理啊!

  如果赵丹是像秦王稷那样早就已经在整个国家上下建立了浓重威严的国君,别说是削权了,就是一句话都能够让赵豹丢了性命。

  可赵丹偏偏就不是那样的国君,赵丹只不过是一个刚刚登基六年,勉强算是巩固了政权的年轻君主罢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赵丹想要削赵豹的权,就一定要找一些理由,就得给赵豹挖一个坑让赵豹跳进去,然后才能够名正言顺的削权。

  坑也挖好了,赵豹也跳了,那还等什么呢?

  坑起!

  于是赵丹猛的一拍大腿,朝着赵豹笑道:“对对,寡人倒是忘了。来来,平阳君你且说说,这司马说该当何罪?”

  赵豹想了一想,道:“以国律而决之,凡叛国者,当诛,并夷其三族。”

  虽然此刻的赵国并非法家当政,但事实上赵国也早就有了自己的法律,而且比后世所熟知的那个“以法图强”的秦国还要更早上一两百年。

  这便是赵豹方才言语之中所提及的《国律》。

  《国律》的前身,乃是出自于公元前513年,当时晋国六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