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三十一章 新年会议(第一更)_战国赵为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尽皆效仿,这对大赵来说十分不利啊。”

  眼下的赵国可不仅仅只有韩国和魏国两个盟友而已,事实上燕国和楚国也同样和赵国订立了盟约,秦国和齐国则和赵国有和约,也同样承认赵国是老大。

  由此看来,赵国还真就是当之无愧的“武林盟主”。

  当然了,这年头各国的国君其实也并不太重视契约精神,什么盟约合约那是说撕就撕。

  但现在这种外交盟约体系对于赵国来说是很有好处的,那就是能够确保赵国不会被诸国群起而攻之。

  如果这样的体系被破坏掉了的话,“六国伐赵”就很有可能出现了,这种情况赵国是肯定顶不住的。

  事实上,直到历史上的战国末期,山东六国联合起来也不是没有和秦国的一战之力。

  只可惜秦国一来国力强劲,二来又有函谷关这等天险,加上山东六国也不齐心,这才导致了合纵的一次次流产。

  可现在赵国邯郸位于平原之中,并没有什么天险可言,从地理的位置来说是要比秦国差了许多,家底也没有当时秦始皇治下的秦国那么厚实。

  因此外交盟约体系的维持对于赵国来说就更加的重要了。

  虞信的这番话一说出来,立刻就得到了廉颇的认同。

  老将军挥舞着手臂,十分有气势的对着赵丹说道:“大王,臣亦是以为必须要好好的教训一番楚国,以儆效尤!若大王同意,臣愿为大王前驱!”

  别看廉颇马上就要六十的人了,但是老将军这气势可是一点都不丢,求战的欲望十分的旺盛。

  赵豹犹豫了一下,道:“大王,年前才刚刚联络义渠,便是为了要让义渠人在年后开春之时配合大军一同攻伐秦国。如今若是要将目标换成楚国,那义渠方面的动作岂不是白费了?”

  对义渠人的挑拨是去年赵丹就定下来的策略,毕竟也让秦国休养生息了两年了,是时候再收割秦国一次,免得让秦国又恢复元气。

  廉颇不以为然的说道:“嗳,那有何妨,同时征伐秦楚两国便是!”

  赵丹皱了皱眉,直接开口否定了廉颇的这个提议:“不可。”

  虽然秦楚已经结盟,但是双线开战这种事情,赵丹觉得还是尽量不要去做。

  集中优势先打败一方,然后接下来再对付另外一方,这种才是赵丹喜欢的、也是赵国在这几年之中惯常用之的手法。

  赵丹一否定,那么双线开战就再也无人提起。

  接下来的问题只有一个,到底是要将主攻方向放在秦国还是楚国呢?

  围绕着这一点,赵国的大臣们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虞信、廉颇和李伯支持先打楚国,而赵胜、赵豹和庞则支持先打秦国。

  于是理所当然的,赵丹就将目光投向了最后一位还没有表态的赵国重臣:“郑卿,汝也来说说汝的意见吧。”

  赵国外交部部长、大行人郑朱摸着颌下的胡须沉吟了片刻,终于开口道:“大王,其实臣以为,这邯郸保卫战实在是不应当再出现第二次了。否则的话,对于大王和赵国的声望皆会产生影响。”

  赵丹一听郑朱的这番话,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不想打邯郸保卫战,就是不希望再一次用主力去征伐秦国关中。

  很显然,郑朱也是更加倾向于先打楚国的。

  赵丹仔细一想,觉得郑朱的话似乎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首都被围这种事情,的确是很影响国家声望和国民士气的。

  而且万一要是被攻破首都的话,那岂不是……

  上一次邯郸保卫战的时候,是魏国和齐国组成联军一起来攻。

  这一次要是赵丹不将主力部队放在中原方向的话,那么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楚齐魏三国一起来攻的局面,那邯郸就真的很危险了。

  于是赵丹思考片刻之后,十分痛快的作出了决定。

  “既然如此,那么诸卿便都先下去做好计划,等到开春之后,便以楚国作为这一次的征伐目标!”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