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八章 赵仁成_大晋皇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善愿离开牢房,留下赵仁成一人,他目光呆滞的看着墙壁,半晌后痛苦的哀嚎一声:“苑娘!”

  声音中带着眷念,带着痛苦,还有强烈的无奈。

  郑善愿离开大理寺,来到皇宫,在御书房面见皇帝。

  “陛下,赵仁成还是坚决否认自己与反王有所勾结。李罡下毒之事,他认为自己有失察之罪。”郑善愿低头禀告。

  皇帝手中拿着书卷,缓步走到窗前,一阵凉风吹来,他感觉处理政务的脑子清醒许多。

  “赵仁成……赵仁成。”

  皇帝喃喃念叨两句,随后问道:“郑爱卿认为,赵仁成是否有可能与汉王勾结?”

  郑善愿思索片刻,摇摇头。

  “哦,爱卿有何看法?”

  郑善愿说道:“陛下,赵仁成身为陛下贴身金吾卫,若是与汉王勾结,根本没有必要下毒,因为陛下若有损伤,他第一个逃不掉。他若真是背叛朝廷,在李罡暴露的时候,他就应该逃走,而不是被金吾卫轻而易举的捉拿。”

  “这说明他心中坦荡,根本没有勾结反王。”

  “当然,这是臣在观察了赵仁成一段时间之后得出的结论。也有可能赵仁成确实勾结了汉王,但是关键时刻他有所反复,故而罢手。”

  “陛下,不论如何,赵仁成毕竟是顺国公女婿。此番代王北征突厥大胜而归,顺国公乃是有功之将,这件事陛下还需要慎重对待。”

  皇帝眼眸微微眯起,“郑爱卿不说朕都忘记了,赵仁成还是顺国公举荐入宫做的金吾卫。”

  郑善愿头低下,嘴角微微掀起,随后正色道:“陛下,等待反王被押送进京之时,一切都可真相大白,到时候赵仁成是不是被冤枉的自有陛下圣裁。现如今无人可为赵仁成作证,此案暂时只能如此。”

  皇帝微微颔首,将书卷放在桌案上,说道:“关于代王封赏一事,这是虞爱卿草拟的旨意,郑爱卿替朕看看,可有何不妥。”

  皇帝从桌案上拿起一道旨意交给内侍,内侍转而交给郑善愿。

  郑善愿打开圣旨,粗粗看了一遍,合上圣旨,沉思片刻,说道:“陛下旨意并无不妥,只是让代王突然卸下甲胄,掌尚书令,恐怕他会浑身不自在。”

  皇帝哈哈一笑,说道:“代王叔戎马一生,有他在边疆,朕心安定。只是朝堂政务繁忙,朕也需要个体己人为朕分忧。再者,代王叔年纪也不小了,是时候留在朕身边享福了,这战场杀敌之事,留给年轻人吧。”

  “陛下慈恩,代王定会感激涕零。”郑善愿拱手一拜。

  然则郑善愿心中却是警惕起来,汉王谋反一事触动了皇帝内心的某个禁地。

  “既然代王入朝,朕也想问问爱卿,何人可镇突厥?”

  郑善愿道:“杨相国,高相国,顺国公,荡寇县公等皆可。”

  皇帝摸着下巴沉思,说道:“杨相征讨反王,劳苦功高,不可再将他调去边疆,高相乃朕之臂膀,不可有缺。至于顺国公,荡寇县公……”说到最后,皇帝含糊着一笔带过,郑善愿也没有深问。

  随后,郑善愿又对皇帝说了些事情方才离开。

  郑善愿离开之后,皇帝阖目养神一会儿,方才睁开眼。他起身走到内室,这里面挂着一副“大晋堪舆图”

  “公孙晟……”他的目光停留在西域之地。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