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7、李唐根本就不是个商人_重生之矿业巨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才是这一场私密谈话,最有分量的!

  他知道参与这种活动,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洞,动不动就是数百万镁元的支出。

  为了阻止马利河铁矿项目,更加准确的说,是为了阻止李唐对铁矿市场的破坏,这笔钱必须花!

  ……

  李唐在燕京云顶大厦,召集了海港钢铁、堂山钢铁、华凌钢铁这三家规模较大关系较好的企业,过来一同商谈事情。

  他只是发过去一条短信:马利河铁矿项目有进展,有空过来面谈。

  就这样,卢晨义、龙伏渊、朱有信三人,当天就坐飞机赶到了燕京。

  “我们的马利河铁矿开发的可行性研究方案,已经获得伽国多个部门的审核通过,尤其是环保部门,已经给我们很肯定的答复,这个项目没有问题。”

  李唐也不废话,言简意赅的说明项目的情况,“当然,现在初步的建设方案是审核通过了,这只是第一道关卡。我们都知道,伽国那边的矿产制度,一直是宽进严出。我们建好了矿山,验收方面,能不能获得通过,矿山在生产过程中,是否会造成其他的污染而无法达到标准,这都是值得提前考虑的问题。”

  对于这些审批的问题,到访的三人,倒是没有太大的担忧。

  有哪个国家会舍得把三十亿镁元的外来投资,给拒之门外呢?

  拉外资多么艰难,求爷爷告奶奶的,都不一定能够拉到一亿镁元的投资。

  现在一个大项目,就拉来三亿镁元。

  那肯定是敞开大门,想要什么给什么!

  “我大概聊了解了一下项目的概况,投资三十亿镁元,建一个年产三千万吨到五千万吨的矿山,及其配套基础设施,是吧?”龙伏渊开口道。

  “是的。”

  李唐点头,“主要是建设一条八十多公里的铁路,里程不长,但修建难度和成本都非常高昂,因为巴分岛那边常年冰封,需要在冻土上修建铁路,对技术要求极高!另外,我们也要修缮一下那里荒废的深水港,为了达到数千万吨,甚至上亿吨的年吞吐量的需求,几乎等于是重建一个大型港口。”

  “冻土上面修铁路,我们国内有这个技术!”朱有信一拍大腿,“咱们国内通往吐蕃省的铁路,就是冻土铁路,全部都是有华铁集团承建的,他们有这个技术!据说这项技术,还是世界领先呢。”

  “是的,冻土铁路在世界上,确实不多见。”李唐点头,“我确实正在考虑,邀请华铁集团的建设团队,或者技术工程师,过去指导马利河铁矿的铁路建设。”

  “可以可以!”朱有信笑道。

  卢晨义托着下巴,沉吟道:“三十亿镁元的总投资,这笔钱,你是什么计划?”

  这个问题,直击要害。

  李唐不可能无缘无故把这些大佬喊过来闲聊,毕竟大家都挺忙。

  “寒铁公司可以用矿权作为抵押,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