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22章 毛遂自荐_食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22章毛遂自荐

  试题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比赛规则了。

  “.赛制三局两胜,男女双方每局可各派十人应战.参赛人员,男方为太学学子,女方为四大私塾”

  “等等,敢问官家,可否把各家贵女也纳入参赛范围?”李夫子问道。

  太学学子有三千者众,虽然现场没有这么多,但比赛规则也没有规定只有现场的才能参加,而四大私塾满打满算加起来也不过七八百人。

  为了增加胜算率,李夫子觉得很有必要把京城贵女们拉进来。

  这事,方才她已经同贵女们商量过了,她们都很想参与进来。毕竟这是为整个大宋女子争取权益,她们也很乐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内侍转头询问官家。

  赵端颔首:“准了。”

  既是男女之争,自然不设范围。

  “官家同意贵女们参赛,并言现场有其它女子愿意参赛的也准许,试题由你们自己出,以难倒对方者为胜。”

  “自己出题?”

  底下又是一阵议论。

  贵女们想道:“倒也公平,就是此来,那参赛人选就得好好考虑考虑了。”最好每个人擅长的点都不一样,如此才有可能接住对方所有的招。

  太学那边,太学学子们也紧急集合商议对策和人选,这可是关乎男女之争的大事,万一输了他们可丢不起这个人。

  不仅丢了太学的脸,还丢了天下男子的脸,恐怕要被人唾弃讥笑许久。

  那边,四位私塾的夫子凑在一起商议了许久,最后决定第一局,每位私塾派两名见识最广博的学生,剩下两位名额则从贵女们中出。

  这么决定是有原由的。

  虽说贵女们都是书香传家、底蕴深厚,但因为是贵族女子,自小到大待在深闺中的时间反而比外面的多,而四大私塾的学生,多是小官家庭甚至是商户人家出身。

  这些孩子也许家中藏书不多,底蕴不够,但正因为没那么多束缚,反而在外跑动的时间比较多。

  古语有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因此在见识广博这一局,她们认为私塾学生更有优势。

  至于第二局,诗书通义,她们则把更多的名额给了世家贵女们。

  诚如先前所说,贵女们家底深厚,家中藏书颇多,又久在深闺不出,其看书的时间更多一些,涉猎的书籍面也会更广些,于第二局更为有利。

  所以四大私塾每家只派一名学生,剩下的六个名额都给贵女们。

  至于第三局,策略急智,这个就得全方面考量了。

  既要聪明灵巧反应快,还要底蘊充足有大局观,否则难担大任。

  文舒在旁看了半天,见夫子都没有选她的意思,只能走上前去毛遂自荐。

  虽说她学习时日尚短,诗书通义方面可能不及各位同窗以及贵女们,但在见闻广博方面,有系统给她做后盾,她觉得应该能博一博。

  甚至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