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二章 秋词_儒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著作,而是从圣殿的书库当中随机挑选,有《论语》这样的圣典大作,也有普通大儒半圣的经义,热门和冷门的题目都各有一些,所以想要真正答对所有的贴经试题,恐怕需要博览群经的功夫和过目不忘的功力了。

  午间,贴经收卷,由衙役统一给考生们送来了午餐。有鱼有肉,青菜配上白米饭,对于苏林来说,却已经是上好的饭食了。这几日来,苏林就没吃过一顿好的,一直闭关在房间读书,饿了就啃几个白馒头喝几口清水。

  饭食裹腹之后,下午的县试内容是诗赋,卷子发下来,题目很简单,要求考生以“秋”为主题,作一首诗。

  “现在正是深秋,以‘秋’作诗,倒也应景。那么,我要作一首什么诗呢?”苏林望着试卷,却陷入了深思。

  苏林脑海当中,利用无字天书一检索,便出现数百首关于秋的诗歌。人往往就是这般,仅有一两个选择的时候,能够很快做出抉择,可是当可供选择的数目多了以后,却反而不知道该选什么了。

  “杜牧的《秋夕》、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白朴的《天净沙・秋》、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这些都是流传千古的名篇,要从中选出一首来,还真的是难以取舍啊!”

  华夏古代的文人墨客,对于秋的感慨良思从来都不乏。所谓的悲春伤秋,秋天的寂寥、萧瑟与乡情都往往凝聚在诗人的笔下的一字一句当中。可是,苏林一眼扫过去,却觉得这些伤怀秋天的诗词,并不契合自己如今的心态和思想。

  “只有以我自己的思想和心态去理解诗词的内涵,与原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这首诗,我才能完整地写出来,不然的话……即便是我将其写在纸上,吟诵出来,恐怕也不能得到天仁大陆的原创承认……”

  自从开智以后获得了万里长城授予的两砖圣力,苏林就明白了,自己穿越带来的这些诗词文赋,如果不能够吃透其中的思想内涵,即便全部誊抄出来,也是无用的。

  不知道如何选择,苏林索性就不再去看无字天书的搜索结果,反而闭上眼来,陷入沉思。

  “古来秋天都是悲伤和寂寥,我搜索到的大部分诗词也都是表达如是的情感。可是此时的我却并非如此觉得的……对了……有了!刘禹锡的《秋词》。”

  灵光一闪,苏林智窍中的思想之光迸发,一个契机,让他想通了,迅速地找出了刘禹锡的这一首《秋词》来。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就是刘禹锡的这一首《秋词》,颠覆了古来文人对于秋天的色彩情感,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