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章:耳目(上)_晋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小人物源源不断地反馈给康朱皮他所需要的消息。

  王太守让县吏充当宴会的侍役,呼来喝去的时候,何曾想到这些如官家牛马一般的疍吏转过头去,就把他们交流的内容如数转告给康朱皮?

  康朱皮与县吏们三至五天联系一次,接收讯息和提出请求,最近朝廷遣人调查,康朱皮便将频率提高到每一二天一次。

  听着县吏有时绘声绘色,添油加醋,偏离实际意义,甚至参杂着酒桌无意义荤段子的情报汇总,康朱皮不时加以引导,打断,提问,避免他们带偏话题,同时嘱咐身后二个新亲兵,按照康朱皮的指示做记录。

  “记,张鹭,张樊庶子,张翼幼弟,未出仕,好《左传》、《礼记》......喜惊人之语。”

  “记,陈非谈玄时不悦,谈《左传》时喜......好儒,非道,忠君,急功近利。”

  “记......”

  “诶,成丹,燕斯,记得五人一纸,记得留白,诶诶,格子稍微大一点,对,对,就这样。”

  二个亲兵听着康朱皮的要求,伏在大石上,抱着一摞麻纸奋笔疾书。

  他们原本是乡学里的雇工人员“都养”,平常负责烧饭、煮水、打扫清洁卫生,有时也帮忙抄书,替乡学弟子当当仆役。有些都养就和王钧一样,家里念不起书,借着这个机会读些书,听听课,认认字。有些人甚至可能是较穷困的庶族小地主出身,想靠着半工半读,与豪族子弟混熟,到时候也混个县里小官吏当当。

  结果上谷遭灾,乡学陷入停滞,都养们更无人管饭了,“求字若渴”的康朱皮就专门收容了一共十几名都养,毕竟在识字率捉急的西晋,凡是认字的人才都难得。

  更何况这些边郡的苦书生非常纯朴,没有那股巫师身上必带的狡诈世故,康朱皮用起来更放心,于是给了他们与营地工匠一样的高待遇,收入亲兵队使用。

  都养们主要做文书工作,协助康朱皮抄录笔记,誊写义舍、士伍规则,教兵卒和孩童们识字,自己也跟着康战帅学表格和竖式。

  康朱皮

  身后这两人最忠诚,也最机灵,康朱皮就专门让其负责上谷情报搜集整理这要紧的职务。

  这年头的穷人就算想认字读书,也要干农活,做雇工,当苦力来糊口;有亲戚可以扶持帮忙,可以吃饱穿暖来一心求学的“落魄孤贫士子”,则会带着刀剑,背着书囊,到处流浪找大儒名师求学。

  总之,识字的都养们并不是后世现代人传统印象的那种足不出户,弱不禁风的腐儒酸子,康朱皮对这一点很高兴,毕竟他不仅要让都养们教亲兵认字,也反过来要都养们跟着兵卒部将学习弓箭、长矛和骑马,有点身体基础也好。

  “好,你们都辛苦了,时间也不早了,拿好这些,老规矩,让方郎君送你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