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十章:拓跋威方振(三)_晋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赤红,北风吹过后散发的腥臭味可达数里之遥。

  然后,拓跋猗卢在孟门渡口大设市场,聚拢跟随而来的诸多商人,譬如雁门的乌桓莫氏,草原上的各家商胡,还有高鼻深目的西域胡商甚至是来自并州太原一带,身份十分神秘的汉商,用鲜卑人虏获的俘虏、金银、牛马、毛皮交换各类草原贵族急需的奢侈品、粮食、铁器、丝帛。

  拓跋猗卢特别叮嘱,要想办法斥重资弄来更多的汉地或者西域城邦的工匠,若走不了官方的途径,靠走私偷贩也可以,“每一个会手艺的匠人,用三个健壮男奴或四个美貌女奴换!”

  弄完生意,拓跋鲜卑已是赚的盆满钵满,不少部落大人便归心似箭,迫切想回到自己的牧场穹庐,享受这次南下劫掠的丰厚报偿,但拓跋猗卢却意犹未尽,他的征服事业怎么能只进行这么一点?

  在黄河边,孟门渡,拓跋猗卢站在这座自古以来相传是大禹疏通的“黄河第一门”的岸边,俯瞰着水流交汇冲击,雪白的水汽化作云雾,缠绕着两岸忙碌地搭设浮桥,或准备羊皮筏的鲜卑人,让他们仿佛置身于云端的登利天神国度,奔涌的黄河水激流交叠,激起千重波浪,拍击着石岸,发出排山倒海的呼啸声,此情此景,不由得让这位年轻的可汗心潮澎湃,恨不得立刻便带领千军万马度过黄河,继续他的征程,征服西边那些尚未归服的铁弗匈奴及羌狄酋王。

  亲信仆从皆围绕着他,跪伏在地,额头紧紧贴住泥土,不敢直视拓跋猗卢的面庞,自汾阳大胜后,可汗已经不是一般凡人,而是登利天神真正的宠儿。没有得到命令,凡人怎么能随便望见神子的面庞?奴材又怎能在主人面前挺直膝盖?

  “草原是我家的牧场,牛马是我家的私产,诸部大人都是我家的奴材”,拓跋猗卢坚信这一点,正如“猗卢”在鲜卑语里的含义便是国土与部落,“猗卢汗”即是国家之主。

  “我已决意,即日度过河水,征服所有的铁弗人和羌人,收取其人马牧场,然后才返回汗庭。”

  拓跋猗卢发布命令,亲随大人们皆不敢仰首,更不能反驳,只敢低头称是。

  “诸部大人有不愿去者,就让他们压着俘虏与牲畜,原路回草原,愿意跟随我的,明天的明天,太阳落山之前,来我的大纛下汇合。”拓跋猗卢没有带走全部的部队,他觉得带着大队辎重越河西征也不方便,不如让归心似箭的诸部大人先领回去一部分。

  至于诸部大人撤离后的人力短缺,完全可以由一路上新附的杂胡补充。反正核心战力的秦-乌桓新附军与拓跋直勤军还会跟随他,打赢西边那些不成气候的松散部落实在是轻而易举。

  愿降者变作前驱,不肯投降者夷灭全族,何愁无兵可用。

  “明公!”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