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九章:拓跋威方振(二)_晋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息待命,等待进攻的鼓点。几名心腹同时用吐火罗语、粟特语、羯语、匈奴话甚至汉语下令,这才尽快完成了指令,而旁边几队杂胡则明显更笨拙,反应更迟钝,好一会才坐下,阵型也有些杂乱。

  部众里的核心——上党武乡羯胡的数量还是太少了,康勒在内心不止一次地抱怨道。刘渊给他招募杂胡充军的特权,一开始康勒的确大喜过望,准备广纳人手壮大自己,而由于附晋的羯胡多分布在太原、上党,又氏族离散,康勒一一寻觅起来麻烦,便“不拘一格”,凡是长得像自己同类,身强力壮的流浪胡人,不管来自何方,便一概拉入麾下。后来他就发现虽然长得类似,语言却多不通,指挥起来很是难受。

  以前康朱皮部大能统一讲上党土话,汉胡都能听懂。现在康勒手下有大月氏人,有粟特人,有龟兹、于阗、焉耆、疏勒等西域胡,有南匈奴别部,甚至还有不知从哪跑来的身毒人,压根就没有统一的语言。

  想统一用羯语吧,康勒就发现羯语里有很多重要的词根本没有,他平常为了表述这些词都得用汉话或者匈奴话,但事到如今,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慢慢来。

  只听得“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声音传来,康勒扭头望见军司马夔安跪在地上,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表情极度虔诚。

  “......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听不懂的梵语《阿弥陀经》传进康勒耳中,令他不由得又打量这个黝黑皮肤,眼睛硕大,念经不止的天竺人。夔安自称祖籍天竺毗荼国,还是什么“乔普拉贾提”,也就是贵种。他作为保护僧侣团的护卫远来晋地“弘扬浮屠法”,却遭了变故,最终沦落为奴婢。

  夔安身材高大,精明强干,很得康勒的欢喜。只是他什么都好,就是过于信奉那个被称为浮屠佛的胡神,每天都要念经祈祷,比康勒对胡天神的崇拜要虔诚许多。

  他还经常向同袍们推销佛法,宣传虔诚者死后就能转生净土,已经有不少羯胡在

  崇拜圣火坛、胡天神、阿胡拉与密特拉的同时,也会向夔安手刻的“浮屠像”敬拜。

  康勒也颇为心动,夔安描绘的“阿弥陀净土”地旷土沃,气候温和适中,人往生此国,皆英俊聪慧,长生不老,想吃什么,想学什么,想用什么,都随心而致,无灾无难,无病无疾,比羯胡所信奉的野生祆教描绘的彼岸世界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而且往生净土条件极其简单,只需跟着夔安一样每天疯狂复读佛号,就能成功,不用缴纳祭品,不用恪守繁杂隐晦的仪轨,更不用按米薇大巫强调的那样“虔诚”,比如一天敬拜五一次太阳和圣火。

  “如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