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十四章:天师_晋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代王母yin祀血食庇佑之无用,那便是堡中所得,康郎君取九分而我取一分,又有何妨!我看重的是它啊!”

  说着,感觉康朱皮此人未免“过俗”的寇肃之语气有些恨铁不成钢,从怀中摸出一摞黄纸,亮给康朱皮看:

  “这是本地道民的命籍,自我家与文氏械斗,被侯氏调停后,已经很久没有俗民斩故气弃血食,入我道治了。”

  康朱皮瞅了一眼那纸,讶异地发现居然是教团内部道民的个人信息登记簿,而且看上去完全是按照基层地方官府户口簿记录的规格来做的,想到早期道教又按地域划分治,怕不是一地一簿,这便是“编户齐民”的道教版么?

  深吸一口凉气,康朱皮有些清楚了寇肃之的真实想法——原来你是想传教啊!想不到,你们早期道士不是后世隐居山中一心成仙的宅男,现在还挺热衷于发展同类的!

  据寇天师所说,“命籍”是天师道的重要“法器”,命籍记载了愈多的道民,就意味着持有的道士积攒了越多的功德,功德越多,道士就能获得更高的教职,也就是“将军箓”,从而驾驭更强的神兵神将。当然,“成仙”也是必不可少的奖励,谁功德高,教化了更多“俗民”,谁成仙后就能在天庭担任高位天官。

  说到这,寇肃之便向康朱皮展示自己的“仙官七十五将军箓”,一旁的李丹英看得暗暗皱眉,因为如此年轻的道士受此等高箓,在她看来是“不合道法”的。

  自汉末大贤良师张角与汉中张鲁张天师的地上道国覆灭后,各地的五斗米道/天师道、太平道反而如同水银泄地一般,遍布天下,各地有野心的道士都开始划分地盘,各自建立教团,自设教区“治”,自称天师或祭酒,自授符箓,自编经典。

  各天师道教团都有一套教阶,有较为模糊的,也有较为清晰的,康朱皮曾在与李丹英的聊天后将其依严格标准粗略做了一个分类。基层是道民、箓生、道士,道民是普通信徒,只需要遵循一般道德戒律,进行早晚课仪式,并持各类符咒手书向道教神明忏悔祷告即可;箓生是准神职人员,像李丹英一样,从七八岁开始学习道教知识,到二十岁左右受箓,成为道士,从而具备了管理一方道民的初步资格。

  而道士再往上就是各种等级分明的男女道官,祭酒、主者、天师、治头大祭酒、散官、保气、持气等等不一而足,往往模仿朝廷官阶而建。但“将军箓”一般是区分道官等级的通用标志,从一将军开始,初步提升。寇肃之这样的“七十五将军”再进一阶,得到“百五十将军箓”,便可以成为祭酒,真正统领一方道治。依李丹英所述,她所在的天师教团是拼读经修道的年限,一般没个二十年工夫是无法受此箓的。

  “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