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二章:调解(一)_晋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斗之前有繁杂的仪式,比如杀猪、跳舞之类,乌桓山民也不例外,开战之前先要对峙,交涉,示威,展现氏族财力与人力,也让萨满有调停空间。

  一般而言,械斗的开始阶段,是不允许任何突袭行为的,必须等到谈无可谈才能动手,否则先发制人者将被视为严重违反传统,会惹恼神灵与祖先,招致其他各氏族的围攻。

  但即便如此,双方还是做好了随时开战的准备,乌氏的渠帅,也是桓真人舅母的兄弟,年方三十多岁,早已披挂完毕——指穿上了破破烂烂用皮毛与骨头缝制的铠甲,头顶着一件铁盔,不少地方糊了皮革,手握角弓,捏着一支鸣镝箭,随时准备开弓响箭。

  一旦鸣镝箭响,就意味着开战,两边不杀到精疲力竭,或者一家大败亏输,是绝对不会停下的。

  但响箭未发,就有回旋余地。

  附近的萨满也来了,只见一老一少两个妇人,穿着繁杂的萨满袍,都装饰着一只用红松木制成的双头喜鹊,通体涂着雪白的“天神颜色”。木雀缝在后脊梁的布上,一对鸟喙朝着萨满的耳朵,似乎在向巫师传递神谕。

  两位萨满走到谷底,开始漫长而繁琐地交涉,只有他们谈判破裂,残酷的械斗才能开打,否则就会冒着触犯天神恼怒的风险。

  “大冬天的还打仗,冷死了。”李始之抱着胳膊,抖动着身体,低声埋怨着。

  阿爪则望着对面,傻呵呵地讲:“还不知道打不打呢,两边势均力敌,库氏人多,乌氏这边有咱们,装备好,对面不敢乱来的。”

  “不可能不打的,我怎么会没好处就来掺合?”桓真人盯着库氏的阵列,面露凶光地解释起来:

  山民调解,要请德高望重,或有法力的萨满来负责,最后还得要神裁,而桓家老萨满死了,乌氏的萨满地位不够,更重要的是,萨满调解十分花钱。

  取证,交涉,辩论,参考习惯旧俗,直到双方最后握手言和,盟誓修好,每个萨满参与的环节都要向双方收一笔财物,从铜钱到兽皮都可以,有心机的萨满还会故意延长调解时间和程序,

  以收更多的好处。

  由于请萨满调解实在太贵,以乌氏为代表的小山民氏族很多时候只是让萨满走个过场,最后还是靠血腥仇杀来解决问题,反正花的代价差不多。

  康朱皮撇撇嘴,他一点也不想打这种无意义的战斗,这结果明摆着不会改变山民政治势力划分,若他想靠武力,就不会带这么点人进山了。

  “勇健能理决斗讼者,推为大人”,康朱皮可没忘记这项重要的乌桓传统,他准备今天实践一下。

  “桓邑主!”康朱皮去喊桓真人,又喊来阿爪做翻译,三个人拢在一块窃窃私语后,桓真人盯着李始之捂嘴笑,弄得李三郎满脸的诧异。

  “好啊,全凭康萨满吩咐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