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4.缉凶(终章):惨烈_最终诊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耐药程度相当高,几乎对国内一线抗生素全部耐药,其中只有万古霉素还能抵挡一二。

  如果下次再遇到这个菌,连万古都能耐药,医生该怎么办?

  它的病程发展速度可不会给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足够的时间,说不定结果还没出,人就已经不行了。

  王贵的病程记录成了重要的研究对象,每一次病情变化和应对措施都是临床工作上的知识财富。这些财富可不能仅仅存在于会议桌旁的十多位专家所有,必须发表刊登出来为更多人熟知才行。

  黄兴桦和严虹一致决定联名些一篇病例报道,但让他们动笔是不可能的,最后这份“重担”还是落在了祁镜的肩上。

  “这......”祁镜笑了笑,有点没想到。

  “怎么?还不乐意?”黄兴桦白了他一眼,“又不是让你白写,一作给你留着的。”

  “这不太好吧。”祁镜看了看坐在一旁的严虹,笑着说道,“要是没有严主任扎实的支持治疗做基础,我们可没那么多时间一次次试药啊。”

  “一个感染性休克的病例报道而已。”严虹说道,“对于我内科来说,这种情况实在见多了,期刊上到处都是,实在没什么好写的。”

  “要不我和严主任同属一作,然后黄所长做二作+通讯?”

  “得了吧。”严虹压根没把一篇病例报道论文当回事儿,看了看一旁的黄兴桦,建议道,“国内很看重首位作者的位置,上头那些人又看不懂名字后‘*’的并列关系,只认头一个名字是谁。所以你就别纠结了,事儿先这么定下。”

  这个决定没什么问题,对于其他主任专家来说也是一件小事。

  危重症的主任本就经常接触感染性休克,无非就是菌种不同罢了。而传染病学的那几位早就退出了临床一线,搞起了科研。

  对付微生物,临床能做的事还是有限,主要的发力点还是在幕后的实验室里。这就是场无休止的军备竞赛,研究它们的编码序列和药物作用机制才是他们的主要方向。

  如果祁镜现在抢的是份科研论文一作,他们未必答应,但现在只是个病例而已,无所谓了。

  “严主任说得也没错,从诊断到抗菌治疗都是你的功劳。”黄兴桦接过了严虹的视线,继续说道,“我做个二作就行,通讯给老爷子吧。”

  通讯作者也就是作者名中倒数第一的位置,是总管论文课题研究项目的总负责人。在硕博论文中,一般会给导师。

  不过,黄兴桦作为新任的疾控中心所长,份量已经够重了,完全当得起一篇病例综述报道的通讯作者。这时候放低自己的姿态,把位置让给黄玉淮,不得不让老爷子心里闹出些想法。

  老头想说什么,但看场面不太对,还是忍住了:“我无所谓,你们看着办。”

  “那事儿就先这么定了。”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