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4.新病人_最终诊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环境等影响因素,提醒大家,这是存在于整个孕期并且在整个孕期都持续作用的危险因素,强调不能忽视正常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问题。

  还有一点,仍然强调并突出“早”字,在孕前、早孕期以及任何孕期的首诊者进行风险因素排查,对于正常孕妇也要及时发现存在的产前检查不适当、饮食营养、环境因素等问题,对存在的风险因素给予相应的监测和及时处置。

  3.子痫前期发病前的预警信息:在《指南2020》中,重要的是针对子痫前期多因素、多机制、多通路致病的特点,提出了发病前的各种预警信息,倡导对疾病的预防和识别提前至达到诊断标准之前,及时监控和防范。早期排查风险因素是一方面,而有一半的子痫前期发生于无母体风险因素者。

  因此,在发病前早期发现预警信息可提早处置,将疾病阻抑在萌芽中。

  注意亚临床阶段的水肿。

  虽然有学者认为,约80%的孕妇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不过,获得良好孕期保健和膳食管理,在无内科疾病的孕妇中很少发生水肿。

  重视孕期体重的异常增加。多年来,美国Parkland医院始终对每周体重增加超过2磅孕妇的产前检查间隔时间缩短为3~4d,认为这是成功的防范经验。对体重过度增加或突发体重异常增加的孕妇,应缩短产前检查的间隔时间,并监测血压、水肿、尿蛋白等临床指标的变化。

  注意尿蛋白的变化。虽然,蛋白尿不再是诊断子痫前期的必须条件,但仍然是重要的监测指标之一,在每次产前检查时应进行尿常规检测。当尿蛋白定性分析呈阳性时,首先排除污染,对于排除污染后的尿蛋白,无论是1+还是2+,都已经是真实的蛋白尿,这是个重要的信息,在进行定量分析的同时缩短产前检查的间隔时间,尤其对于早孕期存在的真实的蛋白尿,及时做肾脏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排查。需注意,机体的24小时内尿蛋白定量波动较大,即使在重症患者也是如此,单凭1次随机尿蛋白检测,可能会掩盖其已出现大量尿蛋白的事实。

  重视各种高血压的变化形式。美国Parkland医院对舒张压增高至81~89mmHg的孕妇,实施3~4d返院检查,始终认为这是成功的防范经验。早孕期平均动脉压(MAP)升高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密切相关,注意对高血压前期患者的监测并及时发现相对性高血压,对存在白大衣高血压及隐匿性、短暂性或一过性高血压的孕妇,注意动态监测,早期发现“隐匿性”异常血压的真实问题。

  注意血小板降低和下降趋势。关注到血小板降低或存在明显下降趋势,可以早发现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走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