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四十三章英国人受到惊吓_云的抗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是近卫文麿并不死心,一计不成他又心生一计,而这一次,被他用作诱饵的却成了英国,英国在本土沦陷以后形势并不妙,但是因为其在北非和中东还有印度都还存在着相当数量的部队和仆从军,所以虽然在与德军的较量中总体处于下风,同时却也是北非战场和中东战场抗击德军的绝对主力,曾经的历史上,因为中南半岛被日军占领的原因,英国被迫与日军开战,结果是丑态百出,最后是赖中国远征军的帮助,才得以在印度苟延残喘,这个时空,英国的命运完全发生了改变,与那个时空相比,一方面,英国本土沦陷,似乎境况更糟;但同时,因为中南半岛实际上被学兵军控制着,所以其得以避免和日军交战,再加上因为政府流亡到了印度,对印度的控制力大为增强,似乎,英国反而获得了一个更加稳定的大后方,英日之间自日军将攻略重点转移向澳洲,英国又将澳洲战场的主导权让给美国以后,双方之间已经有一年多时间沒有发生武装冲突了,英军作为北非战场和中东战场盟军主力,正承受着越來越大的压力,如是,英国人已经沒有余力与日本人算陈年旧账,所以在他们心中,似乎已经忘记了日本这个死敌的存在,英国人“不记仇”,日本人却不愿意息事宁人,,当英国情报部门破译出东京发往柏林的密电,获悉日军想要和德军行东西夹击先将英军从印度赶出去,英国人气急败坏,不得不再正面看待日本这个死敌,

  英国人反应如此强烈和现在印度于英联邦的重要性有关,英军现在之所以还能在北非和中东坚持抵抗,和印度的地理位置以及稳定不无关系,本來,英国人可以源源不断的从美国获得武器装备甚至粮食,所以只要心无旁骛的打好仗就行了,然而现在,且别说美国因为自身深陷太平洋战场不得不减少对英国的援助,便就武器装备性能而言,因为现在能够抗衡德械的武器装备只有中国能够生产制造,英军实际上是靠从中国买入的武器才支撑住了防线,而英军之所以能够比较便利的获得中国制造的学兵军制式武器,就因为沾了印度紧靠中国的光,可想而知,一旦英国人失去印度这个大后方,那么,在北非和中东,英军必然再难抵御德军的攻势,

  日军现在实际上并不具备出兵印度的条件,近卫文麿发出这份密电其实也就是死马当活马医而已,但是英国人可不敢这么想,于是,就在近卫文麿还在患得患失的等待希特勒的回音时,丘吉尔的特使西蒙子爵已经乘空中堡垒赶到了重庆,

  西蒙这是第二次來重庆,而中间相距不过半年而已,半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是于西蒙而言,当他在空中堡垒开始向小龙坎机场俯冲的时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