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章 风险与估值_投行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暮雪在二十五层电梯口等了大约十五分钟,当电梯门开启时,她看到的并不是曹平生,而是脸色有些阴沉的几个风险控制部专员。

  他们当中,王暮雪目光很快就锁定了审核法氏集团这个项目的风控专员周剑峰。

  周剑峰看到王暮雪时,沉暗的脸色并没有变化,而仅仅只是与其相互点了点头,便走到自己的座位上,打开了电脑。

  王暮雪估摸着周剑峰一定不太情愿吃完饭就回来工作,毕竟现在离下午正式上班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

  但估计,他肯定是接到了总裁吴风国的通知,所以才不得不放弃惬意的街心公园散步活动,带着撑满的胃苦逼地看文件。

  “下次别这么晚才提流程,别的项目组都是提前一周就提流程了。”周剑锋道。

  “好的好的,这次是我们耽误了时间,下次一定不会了。”王暮雪连道。

  此时周剑锋已经打开了法氏集团的《招股说明书》,他鼠标直接下拉到重大风险提示那个章节。

  所谓风险提示,是投资银行提醒投资者在购买某家公司股票前,所应考虑的风险。

  一般而言,通过全面的尽职调查,投资银行会将企业所面临的全部重大风险在这个章节里一一列出。

  而凡是风险提示中已经列明的风险,万一上市后真的发生,投资银行也可以因此免责。

  这有点像自己养大了一个闺女,然后带其去相亲。

  闺女身上的所有毛病,比如不会做饭,不喜欢运动,对什么东西过敏,学历不高未来有可能失业等情况,根据诚实守信原则,父母需要全部告知男方。

  这么做很自然的结果就是,闺女问题越多,在男方心中的价值就会越低。

  反映到资本市场,就是估值。

  估值是一门学问,甚至可以说是一门艺术。

  对于不同行业,不同体量,不同利润,不同现金流,不同成长潜力的公司到底估多少钱,是国外投资银行每天都在想的事情。

  比如你不能只看利润一直是负数,就否定做外卖的公司一定比稳定做医疗产品的公司更快倒闭,估值更低。

  只可惜这门学问并不太适用于国内的资本市场,其中的缘由还需说回供需那个问题。

  国内资本市场对于上市公司的准入门槛很高,以至于符合条件的企业数目并不多,但市场上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却很多,这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

  一旦一样东西供不应求,其价格就会偏离原有的价值,而出现虚高,甚至高得有些离谱的情况。

  很多时候一家公司只要上市,投资机构也不去认真研究企业究竟好不好,通通二十三倍市盈率先定一个估值往里砸钱再说。

  在国内,新股砸钱,绝不会亏,这景象有点像在男女比例9比1的理工大学还能交到女朋友一样,管它是不是美女,只要是母的就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