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离月上雪访谈直播间(五)_投行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之后几次的全文修改提供了参考点。

  上雪认为,这类读者参与感非常强,虽然很像一个唠叨的老妇人,但一点也不让人反感,上雪眼中你们都是可爱的老妇人。

  第四种:沉默粉

  这类读者在上雪的电子书里从不留言,只是默默地看了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默默加了上雪微博,默默点赞;有的加了上雪微信,进了读者群,然后就在群里常年潜水,一声不吭。

  不得不说,这种沉默的支持有点像地心引力,你感觉不到,但其实没它的话地球上的物体都飞了。

  这类读者用自己的阅读时间支持上雪,支持的同时还不忘在微博贡献人头数,虽然没有任何互动,但你们对于我作品的认可,我都看到了。

  毕竟你们不认可是不会愿意花时间看的,所以灰常感谢大家!

  第五种:牛逼粉

  这类读者占比很小,有一个特点,学习领域和工作领域跟投资银行有点沾边。

  有的是自己干过几个月投行,有的说在投行实习过,有的说自己是PE跟投行人打过交道,还有的压根没见过真正的投行人只是在电视或者新闻上看到过投行人的事迹。

  这类读者往往喜欢用自己那一点记忆片段去驳斥书里的情节。

  比如胡延德跟路瑶说:“挂牌公司注册资本必须要实缴,否则别挂了!”

  这类读者就会说:“保代这么良心啊?保代不都是404的么?这样做业务还有生意么?”

  上雪在想,上市主体注册资本实缴不实缴,工商局都可以查,这种法律问题谁都不可能404,投行里404的往往都是财务问题,法律如果有瑕疵,基本都是撤场不干了,因为绕不过去,是硬伤。

  法律很直,是个钢铁直男,行就行不行就是不行,不像财务这么有弹性,是个软妹子,所以这类读者说出这样的话,就暴露了自己一定没干过投行,就算实习过估计你也就打印复印给正式员工天天查研究报告吧?

  上面只是其中一个案例,还有很多让上雪哭笑不得的极不专业的评论,这类读者如果不是金融圈的上雪完全可以理解,会耐心给你回复,慢慢解释,但往往他们不听,总觉得自己特别牛逼,自己那些记忆片段可以勾勒出整个投行世界。

  他们脑中的投行人跟脑残电视剧编剧眼中的金融人士没什么区别,就好似从华尔街回来的财务总监一定都是像《欢乐颂》里的Andy一样,每天豪车高跟鞋阿玛尼西装。

  上雪在一线城市工作了这么多年,接触了这么多家大型上市公司,没有一家公司的财务总监是整天一身阿玛尼蹬着高跟鞋的。

  为什么?

  因为那样根本不舒服,不适合上班。

  脑残不贴合实际的往往不是穿着,还有剧情。

  《欢乐颂》里一个一流高效率著称的财务总监,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