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57章 抱团行动_巅峰男主方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鲁迅说过世上本来没有路,走多了才形成路。现在该你们自个儿琢磨问题的时候了。三天,宋家灵堂截至后天傍晚才撤,时间很充裕。”

  将老爷子送回卧室,回到小院落关好门后站在院里苦苦思索。秋凉似水,月光如镜,空气间洋溢着醉人的花香。

  足足想了四五十分钟,进房间后先打给于铁涯,让他明天回京都。眼下于铁涯对方晟言听计从,加之多少也听到京都方面的风声,不问原因便一口答应。

  第二个电话是陈皎,刚接通就问:“方老弟在京都?”

  “是的,陈兄方便的话能否回来一趟?”

  陈皎自然猜到“回来”的潜台词,犹豫了三秒钟。

  作为陈常委的儿子、嫡系沿海派子弟,陈皎其实不想卷入宋老爷子去世这件事。

  但方晟发出邀请,又不能不斟酌。

  一方面程庚明和芮芸对他帮助太大了,简直就是左右两根拐杖,缺一根残疾,缺两根瘫痪!

  拿上周召开的全省三农工作座谈会来说,有位代表问如何看待农户田地以集约化生产的名义被逐步蚕食,有可能沦落到无家可归的境地?陈皎第一反应是省里前不久召开了全省范围内推广集约化大生产倡议,这当儿提这种问题居心不良,是质疑和否定省委决议!准备拿倡议书上的内容予以反击。这时程庚明塞过来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五个字:边干边完善。

  陈皎若有所悟,立即换成务实诚恳的语气,表示集约化大生产并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对于个别地方存在操之过急以至于违规操作伤害到农户利益的情况,省里会派出督查组实地调查纠集,进一步完善集约化大生产的实施流程。

  副省长的态度换来大家热烈掌声,包括那位代表。

  事后了解到那位代表自家田地在镇推广集约化大生产过程被强行征用,丈量时少算了七分地,此次座谈会他是准备大闹会场的。

  陈皎真惊出一身冷汗,若非程庚明基层经验丰富,察觉到那位代表提问题时话中有话,神情有异,座谈会很可能闹得不可收场,对自己在干部群众中的威信又是败笔。

  芮尧也是,凡报告中提到收购、兼并、资产重组等经济内容,必定先给她把关。在原山省仿佛空中楼阁的经济改革方案,早被芮芸玩得游刃有余,经济意识和理念不止超前两三个等级。

  另一方面方晟不同于吴郁明、詹印之流的京都传统家族子弟,他出身草根,从大学生村官一步步奋斗到现在的位置,不单拥有于、白两家支持,与宋家、樊家交情都不错,与吴家也保持至少表面的合作关系;而且燕慎那边,与自己的私交,在这个节骨眼上实在拉不下脸拒绝。

  因此仅仅停顿了三秒钟,陈皎果断地说:“明天上午动身,来得及吗?”

  “没问题,中午再联系。”

  第三个电话打给吴郁明。

  方晟直截了当问:“到东关了吗?碰到詹印没有?”

  “刚吃完饭,边喝边谈,情况……还算好,他认同咱俩的观点。”

  “听说宋老爷子去世的消息?”

  吴郁明一愣。

  同为京都传统家族,此行大事焉有不知道之理?但方晟为何在这个时间点,主动告诉自己?

  “你在京都?”吴郁明反问道。

  “晚上刚到。”

  “你想去宋家吊唁?你准备联合我和詹印一起去?”

  聪明人之间说话就这个好处,吴郁明立即悟出方晟打电话的用意。

  方晟道:“长辈归长辈,个人觉得你、我在梧湘与樊红雨有同事之谊,再拉上詹印适时露下面未尝不可,另外我还邀请了几位,一块儿去省得人家麻烦,你认为呢?”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