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042章 粗粮馆_鸿运官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喜事掌勺的。

  手艺是祖辈传下来的,十里八乡很有名气,请他掌勺都要排班。粗粮馆老板一次应邀去农村吃席,惊艳于菜肴的美味和别致,慧眼识珠花大价钱请来,开了这么个饭店。

  还别说城里人吃腻了什么鲁菜粤菜湘菜火锅,对这种地道的乡村风味很好奇,总是去乡下吃农家饭庄也不方便,再说那种地方卫不卫生还两说。

  粗粮馆环境清新别致,门脸没有其他饭店的灯火辉煌,门柱是两根三米高,直径四十厘米的桦木。

  灰白的树皮间或几块褐色老斑,最高处指出两根树枝,上面挑着大大的红灯笼,红绸面料的灯笼外面缝着明黄色的玉米图案。

  门楼由几块白茬桦木板搭就,桦木板上面扔着几串干红辣椒,双扇大门也是没上漆的白茬桦木打的,两边窗扇同样如此。

  更特别的是包房门窗都没有玻璃,取而代之的糊上一层白纱布,窗是老式农村那种上下两节的,上扇夏天可以用木棍支起通风。

  两侧窗前分别挂着玉米、高粱、谷子、水稻、麦子充作五谷,间或还有地瓜干、大葱、蒜辫点缀其中,还别说真就在这烦扰的城市营造出了乡村的味道。

  进了门是长长的过道,两侧一个个隔间,隔间没有装门挂着大半截棉布门帘,每个门帘下面拴着五个铜铃,别看铜铃不起眼,据说是饭店老板特意到南方仿古样制做的。

  一进隔间地面只有六七十厘米宽,往里是一铺铺或大或小的火炕,炕面铺着多年不见的高粱杆外皮编的炕席,席上一张或几张炕桌。

  角落里摆放几个坐垫,估计是为不会盘腿的顾客准备的,最小的隔间小炕小桌仅容三五人就坐,最大隔间一铺大炕四张大桌,可以轻轻松松坐下三十二人。

  隔间和过道墙面上贴着老式年画,据说是正牌杨柳青木版年画,画面没有惯见的美女明星,有麻姑祝寿图、五福临门、鲤鱼跃龙门、三星高照、八仙过海等等传统图画。

  听说自打饭店开业粗粮馆门庭若市,吃饭要预定才行,否则饭点肯定没有空位。潘小莹定的最大包间,如果人多还可以挤进十个八个的,估计也该够用了。

  按照云梓彤的说法,反正李铭不差钱,这家伙估计是要偷艺才在这里安排酒席。按照李铭的想法根本不想什么压惊宴,偏偏有人一个劲张罗云梓彤也撺掇。

  李主任在富裕县的人际网络很简单,除了秋分村一帮人就是团市委那几位,至于说镇上的领导,还真不好意思去请人家。

  大家炕上团团落座一起鼓掌,为李铭的智勇双全喝彩,同时为他的幸运高兴。这边刚刚入座,服务员又领进来七八人,打头的竟然是便装的交警支队机动巡逻大队副大队长肖守义。

  一进门就肖副大队埋怨开了:“李铭你不讲究哇,吃喜这么大事咋不告诉我们呢!怕我吃你喝你的呀。”

  “哎呦,肖大队长!”李铭赶紧要挣扎下地,“瞧您说的,我这不怕您贵人事忙吗,哪敢劳驾您呢。”

  肖副大队抢上几步,按住李铭让他坐好,确切的说是靠墙躺好:“你还伤着呢可别折腾了,啥贵人不贵人的,说起来我们哥几个这次立功受奖升职,都是借了兄弟你的光,这要是不来谢谢也太不是人了。”

  。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