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6章 不过如此_回到过去当钓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情况是从第十一分钟发生变化的。

  张扬这边正常的抛竿入水,等待浮漂翻身的时候,这一杆浮漂翻身的时间明显慢了半拍迟迟翻不过来。

  这是高位接口的表现,张扬果断提竿,果不其然,子线下钩钓了一条鱼上来。

  张扬随便瞥了一眼鱼钩挂在嘴里的位置之后,下一杆突然开始调整抛竿节奏,抓口拿鱼。

  水下高位置开始接口了,这说明张扬钓的定层位置鱼的密度已经够用了,前期铺垫大致完成,后面就是正常做钓了。

  果不其然,调整做钓节奏之后,第二杆很快又给了一口。

  给口的位置是浮漂刚刚翻身停稳准备下行的这个节骨眼,正常浮漂应该立定之后子线二摆开始往下走,而张扬的浮漂漂相则是悬停一秒,然后微微上顶。

  这种漂相在竞技钓鱼当中也很常见,不少老炮都喜欢称呼它为杠肚!

  也就是浮漂刚刚翻身,鱼给口接住了抬头,漂肚子上顶的漂相。

  这种漂相,大致是水下鱼层处在离底一个子线略微多一点高度的地方,省去了二摆到位的时间,比正常钓底要快很多。

  连续抓稳了两条鱼入护之后,张扬就很快进入战斗状态,保持非常稳定的抛竿频率,持续的抓口入护。

  看到张扬这边连续上了好几条鱼,刘潇云有点急了,同样是正常抛竿,同样的频率,投饵量也差不多,不应该呀,为啥自己这边的鱼口明显慢了半拍?

  带着疑惑的刘潇云试探性的放慢了一点节奏,浮漂翻身杠肚这个动作没有如期出现,反而是在二摆开始平稳下行的途中给口,也把鱼钓了上来。

  相比杠肚给口,二摆途中给口的位置,水下鱼层至少比隔壁张扬深了五到十公分,这点差距看似不大,但是对比赛成绩已经能产生致命的影响。

  刘潇云在试钓又逮了一条鱼之后感觉这样下去不行,很果断的的调整了思路。

  临时改拉饵为搓饵,双钩饵球明显大了一号,到了翻身预设的深度就提竿抖落钩上的饵料。

  想要把鱼聚的多,窝量是关键,刘潇云虽然不知道为啥落后张扬,但这个调整思路是绝对没问题的。

  看到这,可能有人要问了,凭啥啊?

  同样的投饵量,同样的频率节奏,张扬为啥比刘潇云聚来的鱼更多?

  是因为用小药的效果差异吗?

  还真不是,俩人加的小药效果差距不大,张扬的饵料没有太大的碾压性优势。

  那是为啥呢?

  一个词儿,精准!

  准确点说,抛竿双钩饵料入水之后的落点精准!

  这里就显示出基本功过硬的优势来了。

  同样的投饵量,刘潇云的双钩饵料入水之后,散布范围大致在二三十公分的圆形面积内。

  而张扬呢?双钩落点几乎杆杆重叠,散布范围撑死茶杯口那么大。

  同样的投饵量入水,落点散布不同,会产生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