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六三章 送礼和收礼_贞观逍遥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隔日,李二已经宣布停朝了,陈宇赶往太极宫,他还有些事找李二商量。

  见是陈宇来了,李二停下手里的毛笔,他正在练字,笑呵呵的招手道,

  “子寰来了,来,且瞧瞧朕的笔力如何!”

  陈宇凑过去一看,李二正在写着曹操的《观沧海》,李二的一手飞白那是后世都极为推崇的,陈宇也不由得赞叹道,

  “陛下的书法遒劲雄健,酣畅淋漓,实乃当世佳作,大可自成一派!”

  李二得意洋洋的把笔一抛,欣赏起自己的大作来,陈宇趁机谄媚的笑道,

  “臣有幸看得陛下墨宝,不若陛下便把这字赏了臣吧?”

  李二哈哈大笑,非常得意的把宣纸随手一抛,

  “好好好,子寰那是难得向朕开口,这就拿去便是了。唔,今日子寰来见朕,所为何事啊?”

  陈宇笑眯眯的把宣纸卷好,清清嗓子,认真的看着李二一躬身道,

  “敢问陛下,明年可是要春闱了?臣瞧着长安城里的驿馆与寺庙,已然住得了不少举子。”

  李二点点头道,

  “确如子寰所言,明年便是春闱,朕也当为大唐选举些新的官员才是了。”

  陈宇紧接着一躬身道,

  “陛下可知,这些举子都来自哪里?又出自何人门下?”

  李二理直气壮的点点头道,

  “朕现在虽不知,待春闱阅卷之时自然知晓。”

  陈宇点点头,随即抛出了一个问题,

  “那陛下既然知道,自然阅卷的考官也知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百官也知,但凡世家子弟,岂有不高中之理?”

  李二虎躯一震,猛的惊醒过来,不敢置信的看着陈宇道,

  “子寰的意思,朕明白了,这察举乃是春闱的一部分,凡得推荐之人,无不是世家弟子,寒门的学子偶有侥幸中举,终究春闱之时,比不过那些世家的子弟。”

  陈宇点头,紧接着又道,

  “陛下,臣以为,当为试卷糊名!并派重兵把守,凡考官阅卷之时,必有军士再旁监督,不可轻易撕开,只凭文章,才能看出一个人的真才实学来!”

  李二深以为然的点点头,笑了,

  “子寰当真才思敏捷,朕怎就没想到这般做法,来啊,把冲远公给朕叫来!”

  孔颖达冒着西北风,一路骂骂咧咧的进宫,不知道李二又要出什么幺蛾子,见了李二后,李二笑眯眯的把这事一说,孔颖达立马反应过来了,当即躬身道,

  “陛下圣明,此为妙策,我曲阜孔家虽传承千年,也不敢说独步大唐,往年春闱,臣见了老家的学子,难免照拂一些,若是采用了糊名,这真才实学之士,才能脱颖而出!”

  孔颖达作为历届春闱的阅卷官,毫不避讳的说自己也会照顾老家的学子,李二也不太在意,毕竟大唐的试卷都是写清楚名字给考官看的。

  直到武则天时代,武则天发明了糊名,也为清除世家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