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六十九章 太史子义_三国寻龙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九章太史子义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

  话分两头。按下陈龙日夜兼程赶往黄县不表,单表一表渤海边的东莱郡黄县县城。

  黄县历史悠久,商末建莱国,秦设齐郡,始置黄县,是整个青州最早的县治单位之一。黄县既是秦代著名方士徐福的故里,又是徐福率船队东渡日本的启航地。故沿革下来有一个不算小海港,而且和辽东太守公孙度之间有比较固定的航线,海上的捕鱼业也相当发达。

  在孔北海的德政之下,黄县虽历经黄巾之乱,仍算物阜民丰,很快从沧桑变幻中恢复过来,而且青州作为孔夫子的老家,圣贤教育自然也十分发达。黄县曾先后涌现出了春秋战国时期以滑稽擅辩著称,讽柬齐威王建立霸业的淳于髡;秦代率领数千童男童女和五谷百工扬帆东渡,开创中、日、韩友好先河的著名方士徐福;三国时代英勇善战的东吴名将太史慈。当然,后来的朝代也是人才辈出,如明朝开国元勋越国公胡大海,为官清正的尚书王时中,内阁首辅范复粹,著名国画家姜隐;清代掌管文衡多年的礼部尚书贾桢;参加国史编修的翰林院士王守训;民国初期的书法家、金石篆刻和古文学家丁佛言等一批历史名人,真可谓人杰地灵。

  此刻,冬末春初的黄县市中心,正在举办一场热闹的庙会。中心广场上聚满了围观人群。场中央正在举行一个大型的旱船舞,一条条旱船比肩接踵,一个个身穿盛装的演员面带微笑,一派喜庆祥和的景象。叫卖声此起彼伏,小贩们在人群中穿梭往来,有卖大糖葫芦的,有卖嘎嘎作响的小风车的,有卖捏面人儿的,还有原始的各式各样小商品,让人目不暇接。

  几个县衙里的衙役在广场上维持秩序。表情却是十分放松。在这十来万人的中型县城。几乎都是本地居民,一向治安都非常好。百姓安居乐业,邻里和睦,官员也不仗势欺人,没有人愿意轻易惹事儿。当然,土地还是有少数最有势利的人垄断。整个青州并没有摆脱氏族大户的控制,贵族阶层仍然是高高在上,孔融虽善,还不具备跨越阶级桎梏的魄力和能力。

  其中有一个二十余岁的年轻县吏,身形极为高大,双肩又宽又厚,两臂长如猿猴,头戴黑色的纱帽,腰中系着一把短刀。一双机警的大眼,不断扫视着人群。面色微黑无须,一双黑色剑眉,高耸的鼻梁和紧抿的嘴角显得异常坚毅,正是暂为黄县县吏的太史慈太史子义。此刻正好换班,太史慈买了些庙会的糕点,提回去准备孝敬老娘。

  人群拥挤,太史慈推开人群。缓缓向家里走去。忽然前方的人群一阵大乱,有人尖叫道:“抓住他!抓小偷!有人抢我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