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4章 拒绝_大唐:开局走后门,我成了暗侍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以,这些故事怎么样啊!”

  “好,讲的好啊!”

  “再讲个故事啊,没有听够啊!”

  “再讲一个故事。”西门飘雪说道。

  玄奘法师继续说道:“我再讲一个故事了啊!”

  咱们书接上集。

  玄奘法师继续说道。

  元帅听国王一说,觉得不好意思,无话可答。

  沉默了半天才想起一个法子,说道:

  “大王!你的法律上不是有一条说:无论什么人把他所爱的东西,或世界上最稀罕的东西送给国王,国王都要接受。因为国王会把更好的东西报酬给他。现在大王不但不体贴我,而且还违背了自己所定的法律!”

  国王有难於色,的确这条法律是自己定的。

  他想了一会说道:

  “我不能向无常的世间冒险,来追求世间过度的五欲。我要问你,我们这个国家里,谁最懂法律?你呢?我呢?还是人民呢?”

  “当然是大王了。因为你花了很多工夫去研究法律,同时你对各事,都是一个有能力的判官。”

  国王就喜形於色的说道:

  “那么,这件事让我自己来判决,你不应该导我陷入迷途。我是一国的领袖,人民的好坏都会模仿他们的领袖。如果我放纵了自己的感情,胡作乱为,哪有资格领导和保护人民?我要继续做人民的依靠,使我白璧无瑕的名字,永远留存在人间。”

  全国人民知道国王的美德懿行,非常感动,更加服从尊敬国王。

  能克制自己的情欲,而少欲知足,才能进入正道,也才能登上修道的阶梯,这位能克己情欲的国王,后来成就了正觉的圣果。

  情感是导人愚痴的,智慧可以克制情欲,导人正道。

  如果内心不认同别人的批评,先不要急着辩解“并非这样”。

  心里若充满着自己的想法,那别人讲的话,有可能只听了个大概,甚至很多意思都听不见。

  要学会放下自己的见解和想法,静心聆听,不理解就多问,力争准确接收对方所要传递的信息,这样才能从中发现自己的盲区和漏洞,修正原有的认知,扩大自己的心量,更好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别人的批评,不管有没有道理,在听者来看往往都认为是偏颇的、错误的。

  其实,这恰恰是因为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不会故意去做自己以为错的事。

  不要以为自己的理解一定就是对的,要学着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问题,学着放下自己的执著,学着在不同的意见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

  虚心学习、谦冲自牧,是一个人进步和成长的重要素质,重心要放在自我提升、修学成长上。

  听闻的道理,若不经过自己思维、实践,就好比病者背负着药囊,却从未服用,还是不能得到真正的受用。

  从前有个愚人,到别人家里去做客,主人设宴请他吃菜,他嫌菜肴的味道淡了。

  主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