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2章 后悔_大唐:开局走后门,我成了暗侍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接上集。

  上官云英继续讲故事啊!

  所以从目前的资料来看,秦代出土的兵器基本上是铜兵器,铁兵器极少。

  兵俑身上的类似“芈”的文字,暗示兵马俑是属于秦宣太后?

  经过很多人的仔细查对,此文字左边的字为“芈”是“毕”的变体字。

  应是两个独体字,读作“芈月”。

  因此,断定兵马俑的主人并不是秦始皇,而是他的祖母宣太后。

  有些人也立刻出面反驳,认为一个字拆了之后,意思就大为不同了。

  至此,有关谁是兵马俑主人的讨论似乎也有了一个明确的结果。

  他的墓室周围存在着一圈很厚的细夯土墙,还存在规模巨大的阻排水渠,千百年来不管发生洪灾还是地震,秦始皇陵墓室依旧完好无损,不得不惊叹于古人的智慧和头脑。

  秦始皇陵还有许多令人费解的问题,这也更增添了秦始皇陵的神秘。

  “所以,这些故事怎么样啊!”上官云英问道。

  “好,讲的好啊!”

  “再讲个故事啊,没有听够啊!”

  “再讲一个故事。”西门飘雪说道。

  上官云英继续说道:“我再讲一个故事了啊!”

  夏朝是华夏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它的第一任君王是大禹的儿子启。

  夏朝之前是实行禅让制的“公天下”,而夏朝及夏朝之后则是父传子的“家天下”了。

  人们每每提到“公天下”向“家天下”转变的关键人物时,都知道是大禹和启,而不知道启之后的第二位君王是谁,他可是继位一年就把国家给弄丢了呢,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启的儿子,太康。

  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去世后称“帝”。

  太康是姒姓,夏后氏,名太康,他是夏后启的长子。

  启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在还是公天下的时候,启就提出了“王位要由首领传给儿子,再由家族延续下去,世世代代为王”的说法,可见启是一个极有野心抱负的人。

  启得到权力以后,设宴款待各个部落的首领。

  首领们心中都对启感到不满,但是只有有扈氏表现出了极其反对的态度,其他人的态度则十分暧昧。

  启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但有扈氏不愿服从于他,启大怒,发兵攻打有扈氏,结果有扈氏全部族人皆被杀害。

  其余部落的首领不想落得和有扈氏一样的下场,只好称臣于启。

  启封这些部落首领为诸侯,部落为诸侯国,各诸侯国以夏后氏的地位为尊,并且每年要向夏后氏进贡牛羊粮食和奴隶。

  夏朝在启的手中迅速繁荣起来,可惜好景不长,启晚年时期纵情声色,贪图享乐,朝中政事不修。

  太康从小就跟着父亲启享乐,也是个不理政事的。

  继位以后,太康只顾着游猎玩乐,根本无心朝政,生活极其腐败。

  就在太康继位的第一年,他就携带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