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九四章 文明的交汇(四)_蜀汉的复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跟随这三国使团西行,去做那访问学者。”

  “壮哉!我辈男儿生于此时,正当如此。只是可惜,无论如何,我们都无法在史书上超过李令伯了。”

  “嗯,令伯开拓极西之地,其功绩已经超越了博望侯和定远侯。将来斑斑青史,自有他的一席之地。不过要说我们这辈子都无法超过李令伯倒也过于武断了。若是我们在后续诸国的交流中,把华夏的文明传播到西方三国并取得成绩呢?那时候,不光华夏史书留名,便是其他三国史书上也要有我们的名字啊。”

  “嘶~~~此言壮哉!”

  “壮哉!愿与君共勉!”

  “岂止共勉,可同行矣!”

  “同去同去,我等明日一起去向大司马请命!”

  长安的高官、士子们在受到如此强烈的刺激后,或陷入了沉思,或已经激情澎湃。然而此时,在遥远的西平,马杰和他的弟兄们却和从西亚辗转而来的牧奴们陷入了一场看起来需要耗时极久的比赛之中。

  所谓西平郡,其核心区域就是现代青海省的省会西宁市。此地位于湟水形成的一块青藏高原上极为难得的盆地上。其自然条件比起周边的平坦高原要好得多。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又有大山遮护,既能放牧,又可农耕。所以在当前的生产力水平下。这块地方,就是汉人向青藏高原伸出的一个触角。

  季汉平定雍凉后,关彝派马杰率领一万汉军压着六万多晋军俘虏来到这里屯田。同时也把这里建设成了季汉最大的战马饲养基地。

  两三年来,马杰率领这支高达七万多人的部队,在这块河谷盆地开拓出了六十余万亩青稞田。把附近两百多万亩的草原纳入了有效统治范围。在这片广大的草原上养育了近十万匹战马。其战马存栏数量,占到了季汉全国所有战马数量的八成以上。

  所以,李密在把波斯、罗马等地的大马带回来之后,除了留下极少数的马匹上贡给皇室和朝内高官外,其他的近五千匹大马,全部都留在了这里。

  跟着留在这里的,还有三百多从遥远的西亚带回来的牧奴。

  作为流行管荀之学的季汉,上下官员都明白一个道理:奴隶的生产积极性是很差的。所以一般来说,即便是世家庄园内的农奴,家主们也极少把农奴的产出全部拿走。而是按照比例和农奴分成。如此,双方都能得到好处。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李密在买下这些牧奴后就明确的表示:你们到了大汉之后就不再是奴隶了。而是我大汉在西平牧场的工作人员。一样有**的人格,一样有薪水。一样可以自由的娶妻生子。你们的孩子也不会是奴隶。若是马养得好,马将军的赏赐也绝对少不了。

  如此一来,整个牧奴队伍就迸发了极大的热情。在东返的旅途中,连大汉本身的使团都有人因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