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四章 谁知帝心_大秦之帝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内能筹集那么多粮食依赖的正是蜀中开发的平原。不过呢,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可能也是短时间筹粮太多了,蜀郡内部隐隐有些不稳,与大金川和桂越的交界处一片糜烂,羌人和桂越竟是起兵攻蜀。这里面肯定是有众臣所不知道的内情。

  不止这样,蜀郡短时间内被抽调那么多粮食,一些大族似乎也有异动,最近已经有风声传出蜀中大族徒氏与桂越有纠结的传闻,只是不知道是真是假。要是真,隗林怎么征集粮草就有的思考了。

  隗林弯腰再次一礼:“蜀郡两个月内还能筹集三十万石粮草。”

  王绾跟随一礼:“关中和陇西也在筹备当中。”

  中原各地失去掌控。秦国差不多与没有统一六国一样了,对此始皇帝心里有数,不过这是必须容忍的一个过程。

  为了达成一次性消灭隐患的目的,中原各地的军队是主动收缩,这样是为了让躲在暗处的不轨者自己走到明处。而似乎。始皇帝的策略奏效了,躲避在暗处的六国旧贵族果然上蹿下跳自己出来了。

  毕其功于一役,一次性的扫除叛贼对大秦的将来有益,这总比留下无限的隐患来得有效。始皇帝自信可以灭各国一次就能更加轻松地剿灭那些叛军,毕竟叛逆们有国家之前都无法阻挡秦军的锋锐,没有国家又怎么是大秦的对手?

  只是,有一件事情出乎始皇帝的预料,南郡的情势是他判断错误唯一的一点。

  因为判断错误,一直以来也就没有一个定论,南郡一没有举起反旗二还是在缴纳赋税三还在执行南侵的职责,似乎南疆军团该做的事情南郡还在做?

  当然,始皇帝没有马上出兵南郡不是为了什么,而是受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出兵南郡会破坏整个大战略,这才是最重要的原因。不服则剿,不会有多余的选择,始皇帝所考虑的是什么时候剿最有利。

  两位丞相见始皇帝没有再说话又是对视一眼,他们能够从对方的眼眸中看到很多,唯一有点相同的就是拿深深的忧虑。

  有苗头就应该马上扑灭,这是隗林的思想也会是王绾的想法,他们其实并不认为让中原成为狩猎场是一个好方法。

  国家为了统一天下做出太多的努力和牺牲了,等待统一之后竟然又为了消灭隐患对那些居心叵测者提供作乱的地方,有了一个动机就让中原形成割据,这真的好吗?

  不过隗林和王绾可以理解始皇帝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魄力,这都是因为帝国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合格的继承人,始皇帝是自己死后子孙无法应对才不得已而为之。

  从某一些方面来讲,始皇帝追求长生或许就是因为没有合格的继承人衍生的盼望,所以明知道长生飘渺依然追求。

  左右丞相重新回到班列,廷尉李斯抬头看一眼站在阴暗处的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