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九章:纸面上的战争潜力_大秦之帝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牵发者。终此,秦始皇开罪于天下众儒,迫使儒家放弃中庸之道,被口诛笔伐千余年。】

  吕哲刚好知道献上丹药的卢生是谁。那么始皇帝在这个当口病重绝对是有阴谋,而似乎历史上“亡秦者胡”也是出自卢生之口,目的是为了骗诱始皇帝将国内的兵力调往边疆。为列国起兵扫清障碍的同时,使得诸侯起兵之后各地秦国兵力空虚,有足够的前期发展时间。

  秦国不能灭,这是吕哲在至少三年内不会改变的想法,在他还没有发展起来之前,秦国的存在是一个吸引列国的目标。给予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发展壮大。

  现在始皇帝病重,中原战事也因为王贲的鲁莽出现变动。北方胡人随时都会三十余万骑兵南下,无论怎么看秦国都像是有点不妙的样子,吕哲怎么可能还去推一把,自然是做出相应的举动,来使秦国没有他们这一方的威胁,能够专注地去维持中原战事,也空出余力来准备应付草原胡人即将的南下。

  “但是赵国那边……”蒯通听完吕哲的想法依然迟疑:“赵国听从您的建议龟缩,若是在这个时候您率兵南下征战,赵国会不会把这个当成是您有负于他们,从而产生怨念?”

  赵国的怨念?要不是担忧秦军解决赵国之后南下,吕哲才懒得管赵国死活。再则,之所以答应联姻是当时的赵国确实岌岌可危,也是想将齐燕等列国的蓄势发展打断,然而现在的情势已经不是当时的情况,做出新的举动来应对,那是应有之意啊。

  “拉偏架,知道吗?”吕哲唯一不变的策略:“谁要完蛋了我们帮哪边。至于赵国的怨念……”似乎也不能完全不考虑,毕竟日后出兵北上还需要用到赵国这颗棋子:“该送去的粮秣和财帛送去,赵国能有什么怨念?”

  吕哲南下亲征的态度强硬,也解释为什么要亲自南下,蒯通觉得好像也只能这样了。

  “那么朐忍县和枳县那边?”蒯通必需要问清楚。

  “诱饵。”吕哲回答得很快速,“那是丢出去试探秦国得诱饵。要是秦军出兵收复朐忍县和枳县,那就说明秦国对我们与赵楚联姻确实无法接受,我们就真的要好好准备怎么应付大秦了。”

  魄力有点大,蒯通也接受了吕哲的这个说法。他思考了一下,确实就如同吕哲所说的那样,能够在棋局之外旁观,那么一定不能参与到棋局中去,他们现在是占了五郡可是正处于消化阶段,对于南方不得不应付的变局也打断了整军计划,在这个时候适当地对秦国释放出善意和示弱真的非常有必要。

  “那么……一旦出现最快的结果,您有什么副案吗?”蒯通想一次性探知吕哲关于变局的应对。

  “蒯先生是说秦军南下吧?”吕哲当然有副案:“这就是为什么设立季度义务兵制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