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四十章:刮目相看(上)_大秦之帝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点,因此他将出发的最后期限定下来后告知偏将级别的将领,偏将又会指挥校尉做好准备,一层一层的通知下去后,俾将和军法官就会带着人在军营来回巡视检查备战状况。

  已经确定好出战的日期吕哲反而会清闲下来,毕竟维持一支军队细节的是军官和军律。主帅做的就是发号施令,将该下达的命令传达下去,执行者是军官。若真的作为主帅还亲自操劳于每一个士卒的临战状况,自己累死倒是其次,估计面临的状况是明明能短时间内完成的备战被搞不清楚重心的主帅给拖得比蜗牛快不上多少。

  一天的时间对于早有作战心理准备的士卒绝对是够了,从备战的速度往往也能看出是老兵还是新卒。老兵早在行军的路途上就将兵器、甲胄、水袋、干粮备妥。所差的就是听到出战期限调整自己的心态。新卒没有老兵充足的经验,他们会显得手忙脚乱一些,直至出战的命令被下达才会想起该干什么。

  吕哲亲率的八万士卒没有多少新卒,他们之中哪怕是辅兵性质的部队也是有上过阵的老兵。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是后期整编时从南郡本地检验合格新加入的新丁。所以在他闲得有些发闷带着亲兵在营盘内四处走动的时候,看见最多的是士卒呆呆地坐或躺或卧。

  不清楚状况的主帅看到士卒那么闲肯定是要发怒,然后像是傻子一样的责问为什么没有临战时的忙碌。有经验的主帅却会对看到的那一幕幕深感满意。毕竟懂得时刻做好物质上的备战,在战前调整自己心态的士卒,这样的兵员是越多越好,有这种基础多多少少也能叫精锐部队了。

  “不错啊,”蒯通在赞赏,他说:“现在我对此战更加的有信心了。”

  吕哲没评论什么,他对这样的情况早就见怪不怪了。

  当初还是身为秦军的时候,无论是从内史郡边上向北面的阳周开拔,还是抵达阳周后看着秦军向更北边的方向开拔,军队从来都是一副平静的模样。会有开拔前的平静是因为早早做好战备,也只有那些二流子军队才会在临战的时候显得异常忙碌。

  吕哲军有着很深的秦军影子,从军律到风格和战袍到处都有着秦军的影子,哪怕是现在不穿黑色的战袍改为红色的战袍了,吕哲军依然还是有着秦军深刻的烙印。

  按理说吕哲是叛逆来着,应该处心积虑地去除任何跟秦有关的烙印,可是谁也不知道吕哲到底是怎么想的,若不是势力中的全员的文臣武将强烈要求更换战袍,不与秦军穿一样制式的战袍,吕哲都没有想过要更换战袍颜色来区分自己麾下的军队与秦军不同。

  看到军队状态完美,蒯通也就有了闲心扯扯别的,大谈什么红色的战袍不但颜色鲜艳好看且显得士卒威武,然后拐弯抹角地提醒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