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六十九章:在路上(下)_大秦之帝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套占领政策的实用性,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减少仇恨不说,将那些氏族拉近同一个利益群体也是一种绝妙的做法。

  “过上几年,这片土地上的人就该以汉人自居并且为荣了。”跟随臧荼的一名燕卒对同伴这么说。

  可不是吗?这个世界上最佳的占领方式就是从方方面面让被占领的人得到好处,人毕竟是无比现实的存在,没人会拒绝好处。择吉避凶也是一种本能。

  臧荼自然是听到了部下们的谈话,他能听得出那些部下对于汉国那边的生活充满了羡慕,也不觉得失陷于汉军手中的齐人是多么悲惨的事情。

  事实上也差不多是那样。齐国发了疯似得征集民间的青壮成为士卒,又在民间连续收刮了四五年,造成很多青壮为了不被征集都是逃入山中,民间为了征税的事情也没少爆发动乱。

  与之齐国强征青壮作为民伕、士卒不同的是汉国没有这样的现象,在汉国不存在徭役之说,做了什么事情总是会有相应的酬劳。再则就是汉军根本不胡乱拉丁入伍。连带征税也不存在那么多莫名其妙的条目,有的也仅是很清晰的粮税、商税、矿税三大种类。

  差别实在是太明显了。无论怎么看汉国都要比齐国更适合于平民生存,更有汉军在战场上不断获得胜利。关于汉国定鼎天下的舆论谁也没办法拿出什么反驳的话来,人心自然是会倾向于汉国这边。

  有句话叫“居安思危”,当然也有“久乱思安”。自天下大乱以来已经有六个年头,

  更加要命的是汉国是一个情况比较特殊的国家,这个国家的统治者是秦人,文武百官之中有秦人、齐人、燕人、赵人、魏人、韩人、楚人,很难说到底是一个比较倾向于谁的国家,想恨都不知道该怎么进行区分。

  对了,现在汉国没那么多区分了,都是统一自称为汉人,那些自我称呼为汉人的家伙,他们似乎有一种很奇怪的自信,好像是遭遇到什么突发情况都不会感到担忧?

  臧荼这一伙人会有这样的看法是因为什么?他们继续北上的时候遭遇到一股汉国行商被匪类围困,那些被围困的汉人没有被困时的小心翼翼或是担忧,二十多个人就敢对着几百匪类叫嚣,说是让这些匪类悠着点,齐燕敢动汉人结果汉军北上报复,他们之中要是有人出了点什么事,那些匪类全部都要死,连亲人也会陪葬。

  好嚣张的一群汉国行商,他们似乎也有这样叫嚣的资本,秦、齐、燕杀戮了一些汉人,汉王哲已经对齐燕两国开战。

  现在汉军已经进攻到济北郡,琅邪郡被汉军所夺之后齐国国都临淄也在汉军的兵锋威胁之下,而这些是不到半年之内就完成的事情。

  另外,秦国虽然不在被汉国宣战的国家之中,但是秦国付出的代价是失去三个郡。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