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六十章:也就那么回事_大秦之帝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指的并不是一个士卒,毕竟“卒”在春秋时期代表着一个军事单位,最低的“卒”编制是五十人。那么这个“卒”的军事单位除了跟随战车作战之外还有什么责任?没错了,就是在战车有需要进行转弯时,他们需要帮忙抬动战车变换车轮的行进轨迹。

  吕哲原本可以不使用四驷战车,六匹马拉动的战车都已经准备好了,可是吕哲最终还是没有使用六匹马拉动的战车。六马战车是由韩国和魏国王室共同敬献的“天子之车”。四驷战车则是汉国这边自己制作。之所以不选择魏韩敬献的“天子之车”可以解读为吕哲的谦逊,实际上是魏韩制作的马车没有减震装置,更加没有车轴,而汉国自行制作的战车则是有减震装置和车轴。

  减震装置不过是让乘坐起来不那么颠簸罢了,可是车轴的存在却意味着可以灵活地转弯,没有车轴的战车想要转弯还需要停止下来,然后再由人去抬动车轮变换方向。一辆需要转弯还需要停止下来的战车,对于吕哲来说不止是不方便,还有着更大的麻烦,更是增加了可能出现的危险系数。也就变成不可取的代步工具。

  对了,按照礼仪,六匹马拉动的战车是“天子之车”,也就是所谓的“天子驾六”。诸侯王是四匹马拉动的战车,其下的大夫什么的则是二匹马拉动。当然了,在随后的历史变革中,“天子驾六”没变,但是王爵、侯爵、大夫也都能使用四匹马拉动的战车,那么也就没人再将周礼当回事了。

  燕彼为内臣。担任驭手没什么好惊讶的。可是司马欣竟是在王车之上就有点含义了,毕竟司马欣是堂堂太尉。

  在这种场合上吕哲安排司马欣共乘一车当然是有目的,用意当然是与历朝历代的君王邀请大臣共乘一车的含义一样,无非就是展现出君王对某位大臣的信任和重视,为了即将进行的某个决策开路。

  司马欣已经担任了三年的太尉,按照吕哲一贯的习惯,某个职位上的人选不会在位太久,已经到了将司马欣调任的时候了。而吕哲一直没有任命出塞作战的最高指挥官,虽然是因为情势特殊的关系,也是因为几个中郎将的资历和威望都不足。若是塞外战事平稳几个中郎将以协商模式自然是没有多大的关系,但是塞外战事正在面临更加复杂的情况,也是时候该给出塞的几支军团任命一员最高指挥官了。

  战车行进中,吕哲一直低声在与司马欣进行某些沟通。其实两人就是在探讨塞外战事,针对目前塞外的战事现状进行讨论,也是在商议未来战事的阶段性形式方针。

  对于塞外战事的最终目标早就已经定下,最为不济也是必须夺回河曲的所有权,牢牢地将水草丰美的河套区域实施有效控制,延伸出来的战略目标是在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