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百六十五章:进展_大秦之帝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多人来说,光是奋力作战为国家(族群)奋斗就有可能留名千古,那已经可以让非常多人的有拼死作战的理由。

  宫城之内的雕刻规则要稍微高一些,一些不是那么紧要的位置安排给了校尉、俾将、偏将级别的人,像是议政殿前方广场那种重要的位置则是需要偏将级别以上的人。

  每一个雕塑都被要求做到逼真,雕像身上的装束是他们当时的身份的款式,也就是说士卒就是士卒装扮。那么就产生一个可重复性,士卒在士卒身份被选中并不妨碍他成为一名将军后再次被选中,脸部的雕塑一样只是需要将身上的装束改一下就可以了。

  也不是只有军方的人员才是唯一选择目标,其它领域有贡献的人也在选择之列,像是对冶铁有重大贡献人已经有被选入,甚至是在长江治理上有特殊贡献的匠人都被选入。

  时代的进步不可能只有一个人出力,想要使时代得到进步也不单纯是在军事领域上得到扩张,需要的是方方面面的领域有所成就,那么全方面的鼓励自然是有需要的。

  北征归来的吕哲有一件事情也必须要做,那就是将现代关于各个体系复制出来建立一个表格。说白了就是进行最基础的科学分类。形成类似于科技树那样的规划,使得各项研究有明确的区别。

  对于研究方向的区别是社会更进一步分工的开始,也是科技进步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华夏族群在长达二三千年的发展中一直没有针对科学树进行分别,结果是走了长时间的歪路,外行领导内行还是小事,连那些专研的人都不知道自己专研的科学属于什么类别的科技才是最致命的。

  古人从来都不愚蠢,他们缺少的就是一个方向而已,只要有前进的方向,谁又能说他们不会取得惊人的成就?

  吕哲当然也不会愚蠢到连自己都不明白的情况下设置什么科研方向。他所需要的就是做最基础的“复制”,将现代关于科研的几大类别用表格模式显现出来,并不会参与到不熟悉的领域中去,指手画脚什么的更是免了。

  前去议政殿的路上。吕哲与赵婉等妃子、夫人、孩子进行了分别,温存什么的只能是在晚上,现在吕哲应该先了解一下本土的状况。

  议政殿是最先建造的建筑群,相比起后来的那些建筑在格局上远远不如。事实上议政殿和政务殿在其后会拆掉重建。一切只因为这两座建筑群在当时的环境下,建立的过程充满了仓促性。

  北征期间关于天下各郡的政务一直是送到行营,吕哲对于本土发生了什么事并不是一无所知。只是因为行营性质的特殊性所了解到的都是最简约的,也就是只知道一件事情的结果,不知道那件事情的过程。

  君王与臣工各自安坐之后,一声令下走廊里响起了频繁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