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一十二章:出使中亚_大秦之帝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来时是三万左右。踏上归乡路途的时候却是只有一万四千多人。

  三万人少了那么多可不是全在冲突中被干掉了,其实在民间冲突中被干掉的也就数百人,其余的人是自愿留下来,或是被安排留下来。

  除开一万四千多要返回中亚的使节团,帝国这边也有一支队伍踏上了前往中亚的队伍,该支队五是由刘邦作为时节团团长,陈余作为使节团副团长,韩信作为武装指挥,总数为二万七千人的一支队伍。

  事实上二万七千人中,官方的人员也就是八千人。余下是民间随行的商贾势力队伍。商贾队伍中,商人是一部分,余下则是商人聘请的护卫武装。护卫武装是商人出资聘请,但是一直到抵达目的地之前。护卫人员的指挥权是交给了官方。

  “三进位货币体系?怎么说?”

  “大概就是铜币作为面额或价值最小的货币,银币是第二进位货币,金币为价值最大的货币。”

  “哇!很是不错的体系。那么,进位是个怎么回事?”

  “似乎是一枚大概二十五克的银币可以置换五百枚他们的五铢钱,二十五克的金币可以置换五枚银币。”

  “啊?是五进位,不是十进位?”

  “谁又能搞懂东方人的想法呢?估计是一两的货币太重。他们折中,然后才搞出五进位的货币价值体系。”

  “那……我们之前用银币或金币置换,置换到的五铢钱怎么数量不等?”

  “哈哈!我们带去的货币金属含量不固定,他们有自己的办法来确定含金量。含金量高一些,置换的时候就多一些,含金量低,理所当然的是置换到的东方帝国货币就少。”

  “对,对,对,我置换的时候,他们似乎是用什么水泡了一下,含金量低的银币或是金币,银币直接变黑且被腐蚀掉,金币也是这种情况。”

  “唔!他们这里有一百家学派,用来甄别含金量的是一个叫化学家还是什么学派的成果。”

  一百家学派?其实就是诸子百家,可是异族人压根就没搞懂那不是一百家学派,“百家”不过是一个泛称。

  其实用来鉴定含金量的水也不是什么水,是一种酸性极强的溶液,专门用来测试铅含量,毕竟任何一种金属货币制作过程肯定是会加入铅,那是为了保证货币的硬度。含铅量越多,货币泡起来的色泽变化越大。

  “他们这是在叽里呱啦说些什么玩意?”刘邦骑跨高头大马,身上穿着一身三等男爵的贵族装,已经听那些人异族人说了有一会。

  包括刘邦在内的很多人都不会说异族话,帝国派出的使节团肯定是有安排翻译。

  负责翻译的文员,他为难地答道:“好多种语言,有波斯语、希腊语,更多的是听不懂的语言。职大概听懂了一两种,他们是在讨论我们的货币体系。”

  当然啦,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