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四十二章:兄弟两(下)_大秦之帝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出自《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很多人理解为“天底下的土地都是君王的。统领治理土地的都是君王的臣子”,实际上也有另外的解释,说“天下的土地并不全是君王拥有,治理土地的人也并不全是君王的臣子”。

  古代文言文一句话因为断句不同,解读的意思也不同就很常见。

  上古先秦时代还有另外一句话是,“臣下之臣,并非君臣;领主之土,并非王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不就是封臣的臣子不是君王的臣子,封臣的土地也拥有自主权嘛。还真的就有这么一种情况,像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臣子只对诸侯负责,诸侯的命令才是命令,天子不能越过诸侯向诸侯的臣子下达命令,其实哪怕是天子向诸侯的臣子下令。诸侯的臣子也不会去听。这就是春秋战国的现状。

  现在是战国刚刚结束不久的岁月,很多战国时期的习俗和观念依然存在。帝国执行的也是分封制,像是“臣下之臣,并非君臣”的观念就被留了下来,因此皇帝可以直接下达命令给臣工,却是无法直接指示臣工的家臣干什么。

  从一些事情上可以看出臣工和家臣是两种不同的概念。那么也就更能知晓皇帝家臣的身份可不简单。

  萧何就在问燕彼,问说,燕彼是以皇帝家臣的身份在问呢,还是以帝国官员的身份在问。不同的身份,萧何会有不同的答案,燕彼以皇帝家臣问,那就算是皇室的家事。

  “国家没有储君,臣心、民心都不会安稳。”燕彼没有直接回答,说了上面那句话,笑呵呵对萧何反问:“想必执政也是这么认为的吧?”

  萧何嘴角含笑,可他就是不说话。

  “陛下想要考校议皇子,”燕彼也在笑,很认真地说:“议皇子表现出兄弟和睦,陛下知道了会更开心吧?”

  萧何依然在笑,颔首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了。”

  燕彼也是点点头,抬手供着行礼,然后退了出去。

  夷陵崛起,长达四年之间没有任何子嗣,那个时期其实很多人虽然跟随吕哲开创基业,可是不说心里惴惴不安绝对是假的。

  后面,吕哲先娶赵高之女赵欣为妻,可是因为一直领兵作战也未有所出,还是后面卫雯诞下吕启才使得麾下众文武心安。

  事实就是那样,追随的人没有子嗣确实会令人心里惶恐。会造成这样的现象比较简单,无非就是担忧没有继承人基业无法持久,或是没有血脉继承人会造成内乱。

  赵欣也不负众望剩下吕议这个嫡系,随后吕哲的其它女人又有众多子女,臣民心里有了盼头,可是随着帝国的建立大家的心又提起来了。

  没有继承人是坏事,继承人多了也是麻烦事,帝国被建立,偌大的国家却是长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