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二章 鸡汤没喝够啊!_大宋帝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州送信了?”

  青州和魏州可夹着起码两千里呢!

  “是二月的时候,陈执中回京述职,申国公特地登门请求的……”刘永年的消息很广,当即就解释了起来。

  “哦……”赵昕点点头,然后道:“李相公乃是国家功臣、元老,又曾是阿耶的老师……”

  “刘卿……”他坐起来,对刘永年吩咐道:“待相公回京日,卿以孤的名义,出城亲迎之,务必要谨慎、恭敬,执弟子晚辈之礼……”

  “臣谨奉德音!”刘永年顿时高兴的在心里大声欢呼。

  李迪李复古,那可是士林的标杆啊!

  正直、清廉、忠诚、有德……

  当代的文人士大夫,将其与真宗的帝师李沆,并称为‘二李’。

  李沆是什么地位?

  和韩王赵普相差无几的名臣!

  能作为寿国公代表,去迎接一个这样的人回京,这是莫大的荣誉,也是莫大的正治资本!

  ………………

  在李迪回京之前,吕夷简的儿子吕公著就先期抵京了。

  吕公著抵京之日,整个汴京就都知道了。

  因为,他的名声很大。

  传说七八岁的时候,别的孩子都在嬉戏玩闹,就他一个人在书房里废寝忘食的读书。

  好多次,他读书太入迷,整天整天没有吃饭。

  吕夷简发现后,就大加赞赏,推许为其最得意的儿子,并广泛的将吕公著介绍给他的门生故旧,意思很明显了——这就是继承我衣钵的人,你们以后都要关照!

  而吕公著最著名的事迹,莫过于宝元元年的时候,他本来已经因为父荫而得官,可以不用去考进士,但他依然参加当年的科举,并一举得中。

  中进士后,赵祯本来想授他馆职,予以优待,但他又拒绝了,跑回老家寿州读书不出。

  所以,吕公著是大宋王朝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其一回京,顿时就引来无数关注的目光。

  市井百姓,自然是艳羡而好奇,但高层的大臣们,却都心知肚明,吕公著这个时候入京想要做什么?

  吕公著回京后,当天就得到了召见。

  很快,消息就从延和殿中传出。

  赵祯拜吕公著为资善堂都监、知春坊左事。

  虽然,吕公著表示‘臣德才浅薄,恐难担此大任!’,但是,每一个人都知道,这只是走个过场,虚应一下故事。

  最终,他肯定会接受这个任命。

  当然,官职和差遣,都会降低一两个级别,以表示这位首相之子,真的不追求名利。

  这是文人的老毛病了,拜任要推辞,罢官也要君王再三挽留。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装模作样,但每一个人都乐在其中。

  赵昕得知此事后,立刻让甘昭吉去收拾春坊左殿,将那些空置和废弃了许久的殿堂、阁楼与官署都打扫一下,做好迎接大量文官入驻春坊的准备。

  因为他知道,在吕公著身后,跟着他一起涌入春坊的文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