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九十九章,骑东洋大马_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有一个骑兵联队,用了一千六百匹马。

  可整个师团到底有多少马呢?

  额定数量七千六百匹。

  骑兵用的马占总数的两成,剩下干马用到哪里去了?

  答案是辎重联队和野炮联队。

  辎重联队额定马匹是两千六百匹,野炮联队额定马匹两千二百匹。

  这两个联队加一起就将近五千匹。

  日军区分甲种师团和乙种师团并非在总兵力上,某种意义上是以马匹来区分。

  甲种师团装备野炮和重榴弹炮,需要用更多的挽马来拖曳。

  马多,所以又叫挽马师团。

  乙种师团装备的是山炮和轻步兵炮,只需用驮马来驮载。

  人数没有缩编太多,可马匹不足,所以又叫驮马师团。

  曾经的日本马,是蒙古马品种,属于轻型马,跑得快耐力足。

  但是这种马想要作为牵引马车和火炮,显然负重力和脚力都是不够的。

  小日本身处于岛国,平原地带少,根本不适合养马。

  但是日本是一个很有野心的国家,他十分清楚,想要踏上亚洲大陆,必须依赖马匹。

  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开始积极发展马政,大规模养马。

  曾在世纪初制定目标,要在三六年之前,将日本国内的马匹数量提升到一百五十万匹。

  在不适合养马的地方,能够把马养成功,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然而,日本发展马政并未一味的追求数量,而是在扩充数量的同时也追求质量。

  就是引进西洋马匹杂交本土马,从而繁育出更优秀的东洋马。

  经过不断引进杂交改良,日本的军马在入侵以前,已经成为不弱于欧洲马的“东洋大马”。

  东洋大马高度一米六,比当时很多日本士兵的身高还要高,体形高大,行动有力。

  骑兵团长叹了口气说:“东洋大马到底还是好的,论脚力,是咱们本土马的两倍。

  多拉一倍的物资,对于咱们八路军目前的后勤状况来说,非常非常关键。”

  “呵……”

  作为始作俑者,陈浩是很清楚的。

  以前八路军穷物资少,都是各部队自己想办法,没有那么多运输任务,后勤的压力就小。

  经过他一搞,部队的战斗力是提上来了,后勤压力也猛的增加。

  后勤部长张万和,头发是一把一把的掉。

  前后不到一年,就已经谢顶了。

  上次见面还打趣说,再继续下去,用不了两年他就能进寺庙当和尚了。

  不仅仅后勤部队,作战部队对于马的需求也在增加。

  需要拉的重武器和弹药越来越多,基本上在原来的需求增加一倍,可把人愁坏了。

  在当下的华国战场。

  马匹的多少,就决定了一支部队能够携带的重武器有多少。

  重武器就代表着战斗力,可不就很关键么。

  此次缴获的战马数量在一千匹左右,还都是不错的东洋大马。

  骑兵团长出发时,听上面的口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