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九章 深夜闯营_楚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说,也是一项浩大而艰难的工程。

  秋湖山别院后山约七八里深处有一座山坳,就留有数百年前古人采煤的痕迹,只是表层易采的煤石早就被开采一空,加上数百年来的岩层风化、山体滑坡淤积等,经过初步勘测,匠坊这边需要往下打七八丈深的竖井,才开采深埋地底的煤层。

  不过,对于年产十二万担石灰,每年需要消耗六百万斤柴炭的匠坊而言,开采浅层煤看上去艰难,也是必须要去做的事情。

  传统的制砖,每烧一千块砖,需要四千斤柴炭,对柴炭的消耗更加恐怖,这也是当世绝大多数屋舍都不舍得用青砖小瓦的关键,韩谦将烧砖之事承揽下来,为的就是进一步摊薄开采浅层煤的成本,使得更具体规模效益。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韩谦最初帮他父亲写《疫水疏》,以为考虑已经颇为周全,但真正实施时,还是发现大量的问题,其中有一点,就是为隔绝疫源提出要严禁染疫饥民喝生水,最初就想简单了。

  不要说吸血虫卵了,沟渠溪河之中滋生大量的微生物、寄生虫乃至病菌,水烧沸再饮,大概是当世预防传染病、瘴毒,最为有效的手段了,但问题在于,不要说忍饥挨饿、面黄肌瘦的赤贫之家了,对于当世平民,坚持饮热水,每年要多烧上千斤薪柴,这也是极重的负担。

  桃坞集缺地少田,麦秸杆等柴禾根本就不够烧,但好在劳力相对富足,可以组织人手进山伐柴,短短半年时间,韩谦眼睁睁看着距离屯营军府较近的山头,就秃了一大片。

  韩谦融合梦境中人翟辛平的记忆,但发现并非所有的记忆都是正确的,很多时候也会因为个人的认识局限,出现误差,比如说在翟辛平的记忆里,就觉得当世的山野间应该树木葱郁,但实际上金陵城外围森林覆盖面积极低。

  韩谦后来自己分析,这实际上是六七百年来,金陵一直都是江南东道、江南西道的军事政治文化乃至经济中心,城中人口都没有低于十万的时候,长期以来的薪柴砍伐以及修建楼阁屋舍,差不多早已经将附近丘山都砍伐一空了。

  韩道勋置办下秋湖山别院后,严禁佃农进山伐柴狩猎,绝不是不怜悯佃农,而是实在不忍难得几处树木葱郁的山头,再被伐得光秃秃的。

  当然了,别院山庄后山的三四千亩林木,这半年也差不多伐光了,韩谦要不再组织人手开采石炭,烧砖、烧石灰的成本也将越来越高。

  而开采石炭,主要也是最初投入的成本太高。

  土质松软、地下水层又浅,夏秋不时有暴雨冲刷大地,挖近二十米的竖井,都得用坚木将井壁架实了,而且进入煤层开挖,挖到哪里都要用木架子撑到哪里。

  然而松榆槐柏等木料,紧贴着湿|软的泥壁,又极容易腐烂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