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9章 力压群雄_长安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数次被皇帝采纳的只占多数,他的见识与主张,也历来是最为出众并为人称道的。贞观大唐能有今日之盛世,于魏征的正直与主见,关乎甚大。就连李世民也说,贞观前,房玄龄功劳第一;贞观后,魏征功劳第一。

  几乎是在天下人的印象里,魏征的字典里就应该没有“改变意见”这四个字!

  可是今天,他破天荒的在弘文馆这样重要的御前会议之上,当着满朝重臣,生生的扭换了自己的观点!

  “问我为什么?”魏征轻然一笑,这个硬脖子铁骨头的老头儿,脸色少有的温和甚至还带一点羞怯,他说道,“房相公说的那个书生的比方,让魏某想起了自己年轻之时。众所皆知,魏某起身寒微家中贫穷,早年求学之时,魏某经年不回家探望。每每三五七年回家一趟,总是听闻有哪个亲人亡故,或是故土遭受了什么灾害。魏某,因此而经常责怪家中同胞,为何不通知我一声,也好让我尽孝道。魏某至今记得老父的一番话,他说,既是外出求生,就本本分分老老实实的求学,别的都不要想。你若老是惦念着家中的亲人田舍,不如就扔了那求学的幌子,在家经营几亩薄田度日罢了,也可让我等认命,对你的前程免了这份莫须有的期盼。”

  众人听完后,静默无语。

  魏征笑了一笑,又道:“些许陈年旧事,让诸公耻笑了。其实魏某是想说,眼下我大唐朝廷是有一些动荡,但不至于坏了根本,毕竟皇帝陛下仍然君临天下,这大唐的江山就坏不了;兰州之地的确是耗了不少的钱粮一度成为大唐最大的负担,可是现在兰州已经走出了这个困境,至少可以自给自足了。若此时谋和休好,便是真的半途而废,以往投入的钱财人物那就真是浪费了。房玄龄主管大唐的财政钱粮,没人比他更清楚这笔帐怎么算。玄龄,我问你。如果现在半途而废,再要从头做起重新备战,当耗费几何?”

  “玄成这话问到点子上了,这也是房某为什么要支持兰州出战的原因。正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若收势不发再要起势,一则失了先机,二则,更加费力。”房玄龄说道,“房某仔细估算过了,如果此时与吐蕃休好罢了战事,则此前在兰州的一切投入皆成虚话。经过一两年的建设,兰州已经成为一个西陲的重要商旅中枢,钱粮收入十分可观,而且兵强马壮正当用武之时。若此时罢战,则丝路之上的商旅财富要与高昌、吐蕃、西突厥平分,大唐丧失数个西域属国。除此之外,兰州大军劲锐的兵锋,为之一堕。如此,兰州便要变成一滩死水,非但是以往的富庶与繁华难以继续,到时还得撤军回朝、迁民回中原。这又得费去多少人力物力?——话说回来,中原与夷邦之间的所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