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7、第十八章_畅游六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不少街道证明,她带着易家人上了火车,转了几回,一周后便到了宝安县。

  由于大量外逃,许多村庄都“十室九空”。

  申筱琅花了点口粮,就让易家人暂时安顿下来。

  这路上,大家累坏了,先休息了两天,之后便分头出去打听情况。

  这一晚,易父在家里小声说:“先些年,家里的日子还是可以过,也就没有向这个方向想,唉,听说在饥荒时期,大量居民逃往香港。甚至于出现了强行冲关的情况。那一回,在宝安县由东至西百余里长的公路上,外流群众成群结队,扶老携幼,如“大军南下,来势汹汹”。这些偷渡者成群结队,每人持一根4尺多长的木棒。带头的偷渡者公开说:谁阻挠我们,我们就用木棍和他们搏斗,冲过去,就算开枪也不后退!……”易父,是一位气宇轩昂的中年人,同时也是安于现状的男人,这些年的日子使他更为小心谨慎,他是想带着妻子女儿再等等看,让两儿子先去,到时大哥会想法子的,他从小就听大哥的。

  “爸爸,那冲过去了没有?”易家小妹妹好奇的眨着眼睛问道。小孩子嘛,一安顿下来,睡上两晚,便恢复过来。

  有些冲过去,有些没有冲过。为了收容抓到的偷渡者,当地政府新建了百余个收容所,还常常人满为患。但,易父没有说实话,只是笑着点头。

  “在这里头,偷渡是公开的秘密。哪家有人偷渡成功,家人不仅不避嫌,反而会在外人面前炫耀,更有好事之徒会大摆筵席,大放鞭炮,以示庆祝。”易家弟弟易廷榕低声嘟囔着。

  “……某个大队,还出现了以生产队长为首、党支部书记和治保主任部参与的偷渡事件。他们外逃之时,甚至还有数十名村民到海边为其饯行。某个公社的新村渔业大队,一共才560多人,短短几个月就有112人偷渡成功。大队党支部的6名支部委员,除一名妇女委员外,其余5名都偷渡去了香港。”易廷松也感叹着。

  又过了一周,易家还是只让易廷松与易廷榕先跟着申筱琅先泅渡去香港。剩下的几人,在水里一口气只能游十分钟的,那也是被抓的下场,还是留下来学一学游泳技巧吧。

  到了香港元朗,申筱琅见易家兄弟累极,便让他们先休息一下,见他们放松下来便入睡,申筱琅便在他们的口袋放了一笔港币,在他们身边放了一些吃食,想了想便走开了,但没有走远,还用精神力看着他们,不能让别人抢了他们才成。

  约莫一小时后,易家兄弟醒来,叫了几声她,又找了找,找到了港币与吃食,最后收起港币,吃完食物,便离开了。

  申筱琅还悄悄的远远的跟着,一直跟到他们打车,跟着他们上车,又跟着他们下车,进了一处十分不错的房子,而且里面的人显然是相熟的,没有抱头哭泣,也不远了。申筱琅明白,是找到了易家大伯。

  本来以为她与易家的缘分也就这样子了,哪知转头,申筱琅又在香港中学遇到了易家兄弟,他们是插班生。

  一年后,又听易廷松说,父亲母亲妹妹们也过来了,是大伯安排人去接来的。

  三年后,易廷松过来向她辞行,他说自己的英文已过关,要跟着伯父一家子去加拿大。

  作者有话要说:带着手提电脑来丽江,游玩开支很大啦,因此不能不更新,但不能保证日更,有空就更。。。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