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5、第三章_畅游六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房,是父母留下给他的,他是遗腹子,父亲因伤去世,当年已经十八岁的大哥顶了父亲的班,厂里还安排了已经二十岁的大姐工作,怀着他的母亲将自己的班让十六岁的二哥顶上。

  三个上班的儿女,每个月上交一半工资给她这个老娘与未出世的弟弟或是妹妹。

  去年,母亲去世将家里的三间正房留给他。

  因阿勇没有正式的工作,初中毕业后只靠着母亲的老脸得了一个临时工的活。

  两个有工作分到房子的哥哥都同意,房子是三四十年代的老房子,没有人眼红。

  母亲去世前,给他说了一门亲,本来下半年就要结婚,他是为了多挣些家底,才会加班加点的干。

  哪知?

  长得这样丑,哪像个城里人?她喜欢白净的,像上海来的男知青那般,斯文秀气的……阿枝压下心底淡淡的失望,冲对方笑了笑。

  出来之后,阿枝私下问了医生具体情况,这小脚真的不用截肢?医生说不用的,就是那脚不能太使力,以后不能干力气活,下雨下雪天要受点苦。

  她便同意了。

  阿枝很快对大姑说了自己的想法,说谢谢大姑,阿勇很好,她很满意。

  有工作有房子,她是要满足。那个向她念诗的男知青,还是忘了吧,她打小就恨不得自己是大姑的闺女,可以长长久久的住在县城呢。

  阿枝很快就嫁出去了,莫随军要给妹妹打家具还没有上手呢,阿枝就嫁出去了,唉,要帮着照看病人呢。

  那个阿勇得带薪养上一年半载呢。家里没个人照顾,可不成呢。

  他上头的哥哥姐姐们都是一大家子,哪里顾得上他呢?送些贵重的礼品,就是心意足足的了。

  在阿勇一出院,阿枝就扶着他去县革|委会办公室扯证。

  小姑阿枝紧赶慢赶的嫁出去后,也已经是1970的三月初。

  三月份,正是春种的时节。

  这活儿没有影响到莫兰兰小学,她也不是真的很爱上学,不过是不想下地干活罢了,如果她不争取上学,那家里家外,凡是她能干的活儿,都要推给她。

  好笑的是大伯娘还曾叫她洗大房的衣裳,当时莫兰兰装聋作哑的推过去了,后来她催眠了奶奶,让奶奶骂她一顿,自己想要闺女,为什么不自己再生一个,又不是不会生,就是太懒,觉得生孩子带孩子太累,生了两个儿子了不起啊,老娘有三儿一女。

  大伯娘最是爱占小便宜,见得不了好,就要求马上分家。

  三代贫农,有什么东西好分的。

  无非就是大姑婆出钱给建的这一座四合院。

  老人跟着大房过,正房三间屋外加现在用着的土坯灶房与土坯柴房,以及毛草茅房与后面的菜园子统统给大房;

  二房就现在住着的西边两间房屋,没有变,外加三十块钱,这钱是让二房自己去建灶房与柴房以及茅房等等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