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1、第九章_畅游六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女知青姓孙,是成都人,是家里头的老大,下乡是无论如何也逃不开的,因此下乡就比较平和,能吃就快快下肚,没得吃就写信回家叫苦,听说有女知青受不了地里的活,选择嫁给了农民,她吓了一跳,这不是受不了苦,这是想一辈子受苦啊。

  “……那你怎么不早说啊,还一连三个月的收鸡蛋,小孙,你不大厚道啊。”莫大队长的眉头皱成一个深深的‘川’字,声音没有变大,可语气却不大好,这不是在糊弄人吗?

  “大队长,是你家的鸡蛋太好吃了,当时我就想好了,就当是我买的……唉,是我的错,给你,这是我准备好的一块八,您拿着,别恼我。”孙知青笑嘻嘻的说着,就将准备好的钱放在早就褪了漆的斑驳办公桌上,她身边还有几十块钱呢,吃些鸡蛋还是可以的,想了想,还是又多了一句嘴:“晓红,好像喜欢上我们知青点的一个男知青,她很喜欢去我那边,说是找我,但是说话又心不在焉的。”话落就跑了。

  “这孩子啊……”莫大队长说了一半,才反应过来,最后那话的意思,不成,才十四岁呢,可成绩又不上不下的,今年不一定能考上,可得给莫兰兰三十块,他又觉得多了,要不直接让老师将晓红与兰兰的名字改过来,可是,那监考老师不是本校的,与别的公社的小学教师交换着监考。

  想想,如果晓红初中毕业,他可以腆着老脸去给她弄个临时工的名额,能不能转正就看她自己的能力?

  临时工也有二三十块工资,就不说那些票了,如此说来,那三十块钱就只是一个月的工资罢了。

  不对,可以找别人,为什么要找女生呢,找成绩好,家里头条件困难的,不能念下去的男学生啊!晚上再问问红丫头先。

  关于喜欢男知青,去了县城,眼界一宽阔,她自己也就不喜欢了。

  几天后

  莫兰兰见莫晓红没有过来与她打招呼,便以为这件事就这样子过去了。

  上午考语文,下午考算术,一天的时间就结束了。

  接下去,便是两个月的暑假。

  暑假中,莫兰兰跑了两趟县城,将一部分新鲜的菌菇放在黑市上卖了高价,又送一两斤给大姑婆与小姑姑。

  说是高价,也没有多高,不过五毛一斤,莫兰兰主要是过来卖兔子肉,家里头的那一小窝,经过半年的时间,变成了一大窝与几小窝。

  只得将大的杀了,剥了皮,送去县城换成钱。

  小窝的,就养着吧,草儿嫩着呢,不像冬天,找点绿草也不容易,只得去摘绿叶给它们吃。

  还有,莫兰兰在分家后移过来的几棵野茶树已经生机勃勃,她采摘了嫩嫩的叶子,炮制成半斤新茶,分了一半给大姑婆,这个在黑市卖不了高价,茶叶不用票的,可是价比较高,一般人不会去买。

  1971年,9月初

  莫大贝和莫香香去红旗公社小学一年级报了名,交了一块学费。

  香香还悄悄的问过莫兰兰:“大姐,我要不要跳级?”

  “别。等我毕业出来,你再去念初中,不然家里头的兔子怎办啊?绣绣还小,得你带着点。莫大贝只知道吃吃吃……”莫兰兰阻止了她,还是慢慢来,先打牢小学的基础吧,初中在县城,还不知道会教些什么内容呢,回头在夜里她再给他们教一些别的。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