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0、第五章_畅游六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补贴,之前村上的当兵名额都被推让给了柳家庄的小伙子,柳家庄小伙子就顶着俺村小伙子的名字进了部队……你小心些,也别总想着省着补贴寄回村给俺,俺在村里,就是干不成活,村长不会不给人头粮的……你在部队小心些,还得打战呢,海岛未曾回归,有空多写信回家。”

  “知道。”孙一游抱起刚过二周岁不久的孙木兰,小声说:“妹妹,家里就靠你了,对宝祖总是在半路上等着想抢你的野菜野果这事,你就跟村长说。”

  “知道,宝祖只是想抢,又抢不走。”孙木兰调皮的眨眨眼。不光光是宝祖想抢,就是汪大花也想抢呢,可每回遇上这种极品,她总是由着他们推开她,让他们抢走,可他们没走出几步,就会自己晕倒,她又可以将小蓝子拿起来,高高兴兴回家。

  汪大花可不觉得自己是极品呢,她想啊,谁天生就是黑心眼子,不都是家里没有条件来着嘛。这年头,自家孩子都填不饱肚子,没到骨瘦如柴却也是瘦巴巴的,那妮儿在自家里养着只要不饿死就是积了大德。哪像痨病鬼,用那么多好粮食喂一个赔钱货。害的她被村上的婆娘私下说小话,说木兰有福气,换到了孙老大家,两个大男人养个小女娃养的干干净净,清清爽爽。不说白白嫩嫩了,那是马念念的专用词。

  木兰本来也不黑不黄,可跟白得光发的马念念一比,就被衬得稍黑稍黄。

  为什么要与马念念比呢?不是同是小弃婴,又同一天被抱回村的吗?

  孙木兰也郁闷啊,家里头也没个小镜子让她照一照,还不知道自己长的如何?

  不想了,还是给自家要去当兵的大哥准备几种会用到的止痛止血和补身子的中药丸吧。

  药材是现成的,做起来还算是方便。

  一周后,孙一游便被史村长领着去镇上集合。

  当晚,史村长给孙木兰带回了两根红头绳,孙木兰送了一根给马念念,这一定是大哥的意思,不然干嘛要买两根啊。大哥总觉得马叔对他有恩,不光是马叔教他认字,还有父亲的病是马叔给控制住的。

  是的,是控制住,没有痊愈。

  这是马二水几次三番的把脉把出来的结果,孙木兰点头,这个马二水医术是挺不错的,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从北京那边落户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小山村。

  为什么知道马家是北京那边人?马嫂子就是一口京片子,就连马念念一开嘴也就是一嘴标准的京片子。

  史村长见多识广,对大石镇那边的公社领导言谈之间总是谈及边疆建设,需要祖国支持等等之类的。

  十分稳得住,回到村后,对大食堂更是精打细算起来,杂粮粥中加野菜加红薯藤,有时还会加玉米叶,吃不死人的。

  至于,各家各户藏起来的一袋半袋小麦是偷偷加餐,还是接着藏着,史村长只当不知。

  没有吃饱,哪有力气干活啊?!

  带着枪从村里拉粮食的行为使这个阅历丰富的老村长,内心带着对新中国的……怀疑。

  这行为不是与当年的什么什么一样吗?

  再过不久就得收玉米和红薯,是分给各家各户分散藏着,还是放在明晃晃的村粮库。

  史村长犹豫不决。

  他祖祖辈辈都生活在五姓村,村子里的所有人,都是他的责任。

  抗日时,鬼子扫荡时,他带着村里的老少在山里躲过几回,那时也是缺衣少食,寒冬腊月,还不一一挺过来。

  那就多手准备。

  安排一部分红薯送到上山,不能埋进土里,那不是方便了野猪嘛,也不能长期放在山洞,没有野猪,还有别的大东西呢。

  只能层层包裹住,放置在老树上头。

  唉,这天越发干燥,明年约莫还是个干旱年,还是多手准备起来吧。

  当史村长苦思计策时,孙木兰却已经给自己和孙老爹存上了三五年不必愁吃的口粮,已经进入灵气空间,接了一个心愿任务。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