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万岁爷没有忘记奴才们啊_这明末强的离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老家,等到寒冬降临,咱们就去打一打山海关。”

  “说不定还能在乾隆眼皮子底下过年呢。”

  满清精华全在内地,纵观历史各个王朝都有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那就是皇帝如何起家,对于自己起家的手段防范的简直令人咋舌。举个例子,大宋黄袍加身,因为对武将各种压制,只搞得连年花钱买平安,都不愿意让武将获得权利和名声。

  而大清起家就在关外,因此强迫无数人口迁移关内,关外幅员辽阔,各大城池,只留下镇守将军以及少数鞑子,更多的却是汉人包衣奴才和奴隶为鞑子耕种粮食。

  换句话说,鞑子老家根本没有什么人,真正的精英全部内迁。关外没人,鞑子就不怕有人沿着他们的老法子骑兵,然后推翻大清。

  每一个开国皇帝,都对自己起家的方式严防死守。不能说错,但是却也没法解决根本的问题。

  曹昆就是借助关外鞑子人数少,汉人奴才多的机会才能在这里忙活半个月都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

  因为鞑子天生不信任汉人,鞑子人数又少。让他们带兵汇聚一起,也起不到什么太大的作用。一个不好,说不定等到奴才都汇聚到一起了,一看人数差距,指不定直接造反都有可能。

  金州城,曹昆带着本部兵马三千多正黄旗的士兵从庄子汇聚而来。旌旗飘扬,马踏大地。因为没有什么物质,盔甲之类的并没有打造。

  正黄旗的士兵都穿的五花八门,大多是从鞑子庄园收集出来的老式盔甲。

  金州城地处偏僻,人口稀少。

  马尔轰带着五十个真鞑子全副武装,大清早的吃了饭就开始在城头巡视。

  汉人兵丁一个个瘦骨嶙峋,在寒风中慑慑发抖。

  半月前金州周边忽然出现一群流寇,这些流寇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见女人就抓,简直吓坏了金州城守将马尔轰。

  作为鞑子的留守将军,这天下都是鞑子的。平时又在鞑子老家生活,日子虽然不如意,没有中原繁华,美人也都不如中原漂亮。

  但是说实在的,锦衣玉食还是不在话下。

  因为整座城市以及周边都是马尔轰说了算,他就是这里的土皇帝。而京城那些大人物,一般没事也都遗忘此地,真的要说起来,马尔轰过的比乾隆都要潇洒。

  不用上朝,不用抄心国家大事,看上谁家的婆娘直接去乐呵,还要让人男人看门。

  这样的日子好是好,就是太平淡了。

  他金州无敌啊,真是寂寞。

  但是冷不防的来了一群流贼,直接让马尔轰刺激的差点吓尿。他虽然觉得日子平淡无聊,但是也不想这么刺激啊。

  尤其是每天站在城墙上,看着远处不断有庄子着火,浓烟冲天。

  马尔轰内心极度紧张和愤怒。

  但是,他不敢出城。

  因为守城兵丁五百多,只有五十个真鞑子。

  甚至,这五十个真鞑子,还有八个老头子。其余的人,都是他马尔轰在各家招聘出来的。

  鞑子当然不止这一点,但是我大清都安稳这么多年了,你跟我说忽然要打仗?

  你闹呢你。

  凭什么我家孩子去送死。

  区区流贼,让奴才们上就是了。

  不然,我大清凭什么养着这群汉人奴才。有哪些粮食,养着狗养着猫还能逗乐子,凭什么给奴才吃啊。

  身为新一代的鞑子,一出生都没见过战阵。最辉煌的战绩就是砍死十几个不敢反抗的奴才。

  马尔轰平时耀武扬威,但是此刻却颇为紧张:“也不知道万岁爷的支援啥时候到哦。”

  想到自己发出的求救信息,马尔轰内心叹息。

  他正扶着城墙恍惚,忽然身边一个汉军惊呼:“主子爷,天兵,我们的天兵来咯,我们大清有救咯。”

  马尔轰顿时精神一震,抬眼看去:“正黄旗,竟然是正黄旗。”他热泪盈眶:“万岁爷还没忘记我们,小的们,狗奴才快去开门,随本将军去迎接正黄旗的天兵天将。”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