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61章 经世致用踪源(大改)_三栖特种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和实际世界相联系,就受到了后人的众多诟病。

  而这种诟病的原因呢,绝大多数是不懂他们这句话的意思。

  就如同秀才遇到兵一样。有理也讲不清的,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打算和你讲理。

  一般的道理都讲不清,何况天理?

  即使想讲理,天理这个高深的东西,也不是几个人能懂的!

  程朱理学的创始人朱熹、二程就真的懂吗?

  如果真懂,他们就不会长篇累牍地试图阐述了!

  其实,他们连老子的水平都没有达到!

  如果达到了,他们也西出函谷关,杳然人世间了。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真正的理学大家,依然把寻找天理当作首要任务了。

  而那些僵化的文人,则囿于程朱理学一些现成的东西里,不知道进取。

  这种文风,最明显的一个特种就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这六个字的后三个字上——灭人欲。

  他们这种做法,如果程朱能够出来说话,一定会大怒,拍案而起,痛斥他们的不学无术!

  告诉他们这六个字的本来意思是什么!

  存天理,灭人欲,说的是天理是天理,不要把人的一些**主导的杂念掺进去!

  你掺的人欲越多,存留的天理越少!

  都是人欲了,你也就没有天理了!

  你知道你们在做什么吗?

  你们就是打着红旗反红旗!

  口头上在使劲嚷嚷““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做的,却是“存人欲,灭天理”!

  因为在实际效果上,你们满满的都是人欲,哪里有半点天理!

  所以老百姓直接向苍天申诉“没天理呀!”

  你们这些混账,上上下下都让你们得罪尽了!

  丁善庆作为一个顶尖学者,自然知道这个真髓,也一直倡导这个真髓,可是问题是,存天理的要求,就必须远离人的一些欲念,这人的欲念都是由人的需求而来!

  如果没有人的**、不管人的需求,存那个天理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必须找到二者直接的桥梁,把二者衔接起来,天理要存,人欲也不能灭!

  于是,他经过多年的研究,而且一直和曾国藩探讨,确立了两个治学方针,作为岳麓书院的教学座右铭。

  这就是“格物致知”和“经世致用”。

  其中格物致知,是存天理的一个原则,也就是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这这个理性知识,就是天理。

  ‘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

  格,至也。

  物,犹事也。

  致,推极也,

  知,犹识也。

  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

  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

  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

  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当然这是朱熹的想当然,天理并非是一个人有了愿望就可以认识的。

  但是作为一个原则,去探求那个最终的存在,这个方式还是非常重要的!

  最可贵的是,丁善庆把他作为书院的执导原则,全力贯彻遵循!

  不过,真正让他尽心竭力的,还是另一个原则。

  经世致用!

  .(未完待续。)

  PS:刚刚结束了三江阁推荐,谢谢各位朋友的倾力支持!

  新书《无量钱途》求收藏推荐支持!./Book/x

  用最普通的手段,书写最离奇的人生故事!少年乔直被诱入一个庞大的跨时空操作中,让他人生再也离不开神奇。成功有好处;失败受惩罚。乔直在一套升级系统里,直接用金钱的数额衡量,卷入逐步升级的赚钱活动。从此,滔滔金钱为测量手段,滚滚衍生工具为制胜武器,阵斩铜兄铜弟、手刃钢铁巨人、袭杀原油巨鳄、打劫金融寡头、抢掠农牧酋长、横扫货币联盟!来美初期,被当作挡箭牌,和富翁公子结怨,却也因缘际会,结识了政治、经济、影视幽暗界人物,拍卖成功;进入印第安人保护地,和酋长结盟;然后,一天交易,赢取四十亿;结识神探,遇到空难,生死难测;系统触发自动保护机能,乔直死里逃生。接着去同学野餐,又被劫船,生死一线,故事逐渐展开。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