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68章 天军三清贯颖_三栖特种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县城,当个县令,比顾嘉蘅还低了好几个官阶。

  当官大小,才能部的发挥,这些时间长了,也就淡然了,但是有异样,他是怎么也难以接受,而且和他的一直不得升迁息息相关。

  这就是贪腐。

  处处都有、弥漫官场的贪腐!

  在他当知县的这些年月里,经历了三个佐贰官,也就是正八品的县丞,他们无一例外,这个职位全是靠捐纳得来的。

  看到麦轲面露茫然之色,谢谦不得不给他稍加解释。

  原来清代官吏的的选拔有正途有异途两种。

  所谓正途,就是靠科举选拔、确定出官吏候选人的资格。

  所谓异途,就是科举以外的途径确定官吏候选人的资格。

  而这些异途的各种方式中,捐纳是主要的方式。

  捐纳这种方式,起初实际上就是非法的卖官鬻爵,后来官府财政紧张,为了广开财路,才把这个方式合法化,归入官方允许的“异途”获的官位的渠道之一。

  实际上这种方式在中国还真是源远流长,已经有了两千年历史,据史书记载,从秦始皇四年就开始了。

  虽然不少朝代都用这种方法,但是使用程度高低,确是反映一个朝代政治清明与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标志。

  同时,也要看这种捐纳的方式对正途的冲击程度多强烈,而确定一个朝代的统治是清明还是昏暗。

  不过,满清中枢统治机构,对这个环节还设有控制措施。

  这就是对知县以上的官吏,无论是科举、捐纳,或是由荐举选拔,必须由吏部铨选,最后以皇帝命令行之,故县官也有“皇帝命官”之称。

  这就是说,不管用哪种方式成为候选人,都要最后通过吏部调度、安排、任命,才能当上知县,或者以上的官员。

  至于皇帝下命令,基本上就是橡皮图章了。

  当然,如果皇帝对一个人有了特殊注意,那还是他老人家说了算的。

  有好感的,当然当大官,去好地方,得到重用。

  有坏感的,就会降级使用,去那些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大材小用,甚至根本即使挂起来,不用!

  所以千方百计争取到的资格,不见得肯定就有官当,尤其是不见得能到自己想到的地方去当官。

  比如,一个候选人,他花了很多银子,与其派到鱼米之乡当知府,只要三年,就能捞回来,还有赚头,可是因为某个环节没有打点好,给派到一个土匪横行的地方去当官了,这样。他的投资不但收不回来,还可能被土匪抓去砍了脑袋。

  鉴于此,吏部铨选就成了一个争夺最激烈的环节!

  这个环节没有理顺,一切努力,一切成功,一切开支,都转眼成空。

  最最悲惨的是,所有通过科举到了这一步的候选人,也必须被迫进入这个庞大的绞肉机!

  他们必须不顾以前的清高、学识、良好家教,放下身段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