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章 灾情得到控制_回到唐朝当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华的回答不容置疑。谢氏是传自六朝时江南的名门望族,隋唐两代崭露头角的族人甚少,但他在江南的地位,依旧无法撼动,就算是吴郡的顾氏一族,不敢在谢氏一族的面前称教育世家。谢家高宅门第,很少参与江南士族的利益争夺,家族的子弟,个个饱读诗书,却不入仕,谢家门风,是整个江南士族中最干净,但最不能惹的一个家族。

  萧翼简单地介绍了谢氏一族的情况,并且连谢氏一族现任的家主也一并告诉了陈华。巡察使和江南士族拜访走动,是常见的事,但萧翼不那么认为,陈华仅仅是去拜见谢氏,他从不小看这个二十多岁就能封侯的家伙。,因为他有一张,仅仅说几句话,就能让全国贵族都掏腰包募捐的嘴,大智若妖啊!

  把拜见江南最大的士族谢氏的日程安排好,陈华再次用心投入吴郡救灾的工作中。钱塘和富阳两县,他还没时间抽身去负责两县的灾情,吴郡这里都够他喝一壶。由他执行的先救人,再堵缺口治理河工的方法,的确比以往任何一位救灾的巡察使做出的成绩要傲人。但救灾的人也确实累的够呛,若不是工部每天都制造出小船,吴郡那么大的地儿,何事才能所有受灾的人都救出来。

  动府兵,地方兵,以及义务兵,在吴郡全郡范围内,开展地毯式地搜索,只管救人,救出来后,全送安置营里面,由官府统一管理。在陈华抵达吴州半月之后,吴郡的灾情得到控制,尤其在人员伤亡方面,比起以往的水灾,人员伤亡居然减少了一半之多。

  这是一个奇迹,萧翼是如此评价吴郡的救灾情况。只怪蓝田侯的反应太迅了,安置营的建立,工部督促日夜赶造小船,动州府的军民,大范围地毯式搜救,不管损失财产,只管救人,才能取得伤亡减半的效果。

  这几乎就是靠一己之力,完成的救灾前期的过程。萧翼终于明白,为什么人家能够年轻封侯,完全是个人能力问题,换做别人来处理吴州的水灾,不见得能取得如此效果。

  吴郡的救灾,已经进入了良性阶段,但还不让陈华感到满意。黄金七十二小时,是最佳救援时间,半个月才见效果,也只能怪这个时代救援物质不能空运过来,为此,他又想到了李恪李泰明的级孔明灯,他希望自己离开长安之后,两人能继续在此技术上改进,争取有一天能派上用场。

  吴郡的灾情得到缓解,同样传来好消息的,钱塘和富阳两县的灾情,也有很大的进展,尤其是安置营在两县的建立,官府强有力地保护执行力度,不允许灾情扩大,不允许灾民闹事,更不允许灾情后爆大规模传染病,将受灾的灾民集中在一起管理,每天派食物水源,按时服用预防瘟疫的药物。受灾较轻的钱塘富阳两县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