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八章诗会(下)_回到唐朝当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显然,是不能就这么完败。

  如今,可是所有人都看着这里,灰溜溜地认输,丢大面子的事,宁可不要命,也不能丢脸啊。

  “那就,我来吧。”随和的李恪,一直都没表言论的他,突然就那么冒出来一句,很从容地走到了最前方,几乎所有人的眼光都注视在他身上。

  杜荷真想冲过去抱着他苦痛,还是恪恪好,苏三死基。

  远处,正在和胖子,房玄龄聊得火热的老李,也稍稍留意了那面,早在杜荷等人和李义府生火花碰撞的时候,他们就注意到了,只不过都以为是小孩子的玩闹,也就不出面干涉,李义府老李是知道的有才学的一个人,只是还有年轻人的张扬,所以被他丢弘文馆做一个校正典籍的直学士。事情的前前后后,老李隔得不远,自然一清二楚,包括李义府以写诗压人,他都知道,自看见当李恪走出来的时候,老李那板着的脸,奇迹地有了那么一丝笑容。心里肯定得意想着,毕竟是自己的种,临危时刻,总是能独挑大梁的。

  吴王李恪,已经有好长时间没有出现在群臣的视线中了,据说他现在负责蓝田的工业作坊,几乎形同一个商人无异,大好的王爷不做,偏偏要跑去经营那些不成器的东西,无疑是自毁前程了。

  “夫子说过,写诗,只是闲暇消遣,其实算不得上台面的事。既然,李学士都有颇好的兴趣,我们也就当消遣一二,算不得认真的,那就写一吧,不然,玉山书院的脸面,还真让李学士说的一文不值了,呵,那就开始吧,文学切磋,不分辈分尊卑,恪献丑了。”

  李恪真不和李义府客气。颇有主导地位的行事作风,倒是先写了一。

  当然,李恪,终究不是曹植那种狂人,七步作诗,他肯定是写不出来的。

  不过,身为陈华的弟子,终究是随着他老师,听过他教导自己和李泰时候,信手拈来几句不错的诗句。今天倒是可以恰好拿出来教育其他人。

  “请李学士赐教。!”

  李恪拱了拱手,念念有词。

  他念的诗,其实算不得上一名作,但是颇有教育人的意思。

  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须知海岳有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嗯,算是一偶做吧,当初陈华以此诗句,教育李恪和李泰立身行事要行得正坐得正,这颇有说教性质的诗词,正好可以拿来刺激一下李义府。

  但是李恪这诗,何止是说教了李义府,今天在场的众位大佬,都被吴王这还没有题目的诗文吓住了。

  吴王李恪十六岁的年纪,就能够悟出如此认识深刻的道理。别人都不好意思不说李恪简直聪明如斯。此诗一出,几乎就是诗会的一个小**。博得的掌声不少,尤其是魏征、虞世南之类一身充满正气的大臣,连连颇有赞同地点头称赞李恪此诗当为醒世名句啊,简直就是官场的不败经典诗作。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