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九章“主剿”和“主抚_帝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九章“主剿”和“主抚”

  发生这样的事情,又没有能力解决,又想保住屁股下面的官位。文官们最常用的方式,是找人顶罪。所以,上至朝堂,下至封疆,都开始做同样的事情。推诿责任,扯皮!

  这个事情处理不好,很多人要倒霉的。崇祯同志收拾文官,那是一点都不带手软的。

  山东巡抚余大成,收拾局面的能力没有,给孙元化发通报的能力还是有的。大致意思就是,你看看,你的人造反了,赶紧收拾啊,不然我弹劾你。

  孙元化和他的幕僚们也不是吃素的,立刻做出了反击。大致意思的就是,孔有德出兵,登莱巡抚出了半个月的钱粮,还有大批的银子让他路上买粮食,要不是山东地方上欺人太甚,人家能哗变么?带着银子都不给人买粮食,有这个道理么?现在事情发生在山东的地盘上,我们登莱的官管不到那里去。山东百姓的税赋,又不是登莱巡抚派人收的。

  有趣的是,这个时候的山东是有两个巡抚的,一个是山东巡抚余大成,一个是登莱巡抚孙元化。大家都是巡抚,品级都是一样的,放在现代社会,都是正部级的干部。互不统属,谁怕谁啊?明朝官场的一个特性,这个时候充分体现出来了。

  事情发生在谁的地面上,谁来解决。别的地方的官员,绝对不是伸手拉兄弟一把的。就拿流寇来说吧,陕西的流寇去了山西。陕西的官兵就不管了,烧香拜佛保佑流寇不要回陕西就好了,这地方穷啊,没吃的,山西好啊,山河里表,出小米好吃。然后山西的官兵剿匪,也是一个路数,赶出去自己的地盘万事。追击什么的,一般人都不太爱干。

  哦。有一个人不一样。这个叫曹文昭,他比较楞,一路追着人流寇打。

  孙元化现在就是这个心态,事情发生在山东巡抚的治下。跟他没啥关系。只要上奏解释一下就是了。孔有德出兵。登莱方面给钱给粮食,虽然粮食少了点,但是银子给了不少。山东地面受了气。有银子买不到粮食,所以哗变了。

  余大成就没这个好处了,事情在他的地面上,他装鸵鸟都装不下去。新城大屠杀的消息传来之后,余大成坐不住了。只能派兵去打孔有德。沈廷谕、陶廷鑨率数千人往御叛军于阮城店,这个山东兵呢,就是那种一个月操练一次的那种。对阵跟后金都没少打仗的叛军,结果可想而知。一触即溃,叛军没费什么劲,就给打的稀里哗啦。

  消息传来,山东巡抚余大成摇身一变,成为了坚定的“主抚派”。

  山东如此,朝堂也如此,尤其是首辅周延儒。御史道的主要火力,看似奔着余大成和孙元化来的,实际上暗中对着东林党出身的周延儒,同时发出废除登莱、东江两镇的声音。朝中支持东林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